下载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抗疫环境中医用三级防护装备舒适性穿戴经验探讨
    张晶 王亚玲 何海燕
    2020, 32(3):322-323.
    [摘要](1907) [HTML](0) [PDF 368.52 K](3232)
    摘要:
    【摘要】本文对我军队作为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参与武汉金银潭医院历时8天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疫情一线救援工作中前期医护人员穿戴三级医疗防护装备后出现的主观不良身心体验,主要是防护装备方面的体验进行访谈沟通及记录,具体包括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物资的穿戴经验归纳总结,希为更多即将奔赴或战斗在前线医护人员提供更多的共享借鉴经验,提高医护人员身处疫区的最佳适应能力,共同打赢这场防疫自卫战。
    2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应用的不同看法
    张凌,唐新,康焰,王国彬,于朝霞,石秦东,张春,周晓阳,付平
    2020(6):781-784.
    [摘要](1325) [HTML](0) [PDF 881.90 K](3108)
    摘要: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一项新型的血液净化技术,模式多样,可以提供肾腱替代、容量控制、内毒. 素吸附、细胞因子及二氧化碳清除等多方面作用,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救治。但CRRT治疗过程中存在一 定风险和相关并发症,在新冠肺炎的救治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客观需求,谨慎开展,该文主要陈述笔者关于CRRT在新型 冠病毒肺炎中应用的不同理解与看法。
    3  对参与救治NCP患者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分析及思考
    解雨 雷雨 郑姝玉 黄舒 何海燕
    2020, 32(3):319-321.
    [摘要](2231) [HTML](0) [PDF 488.40 K](2888)
    摘要:
    【摘要】本文对参与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患者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进行原因分析,发现医护人员对危险因素的感知水平较高;扮演角色多,任务重;与常规护理工作差异大,穿戴防护服后工作强度高,战线长;医护人员自身期望值高;患者情绪波动大,期望值较高。根据上述原因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建设提供帮助。
    4  重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心脏的损害
    肖颖彬
    2020(3):313-315.
    [摘要](2737) [HTML](0) [PDF 594.68 K](2736)
    摘要:
    【摘要】目前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疫情进入了一个严峻且复杂的局面,疫情防控和救治形势十分严峻。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病情演化规律的认识,疾病确切的发病机理,尤其是发生重症化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本文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分子通路的角度,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靶点,探讨2019-nCov可能对NCP患者的心脏损害及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害。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的平面化分区管理及其价值
    黄刚
    2020, 32(3):316-318.
    [摘要](1917) [HTML](0) [PDF 537.56 K](2354)
    摘要:
    【摘要】随着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疫情进入关键阶段,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短缺的问题也日渐突出。本研究通过设计方案改变隔离病区工作模式,平面化分区管理隔离病区,减少进入隔离区的医护人员,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减少他们的感染机会,同时减少医疗用防护物资的消耗,对提高抗疫效能,早日打赢这场疫战具有重要意义。
    6  四川省儿童消化内镜中心应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防控预案及标准操作规程
    四川省医学会儿科分会消化学组
    2020(5):626-627+632.
    [摘要](1113) [HTML](0) [PDF 596.36 K](2315)
    摘要:
    【摘要】 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疫情呈暴发状态,人群普遍易感,已出现儿童病例。随着疫情高峰及更多地区开展病原检测,儿童感染病例有增多趋势,应予高度重视。SARSCov2隐匿性及感染性强,部分儿童感染者仅以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为了预防进行消化内镜诊疗中该病毒感染,避免交叉感染,制定和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及规程刻不容缓。在疫情未控制期间,原则上如非必须,应推迟消化内镜诊疗,急危重症紧急处置设绿色通道。但必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规范,做好个人防护。根据《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儿童消化内镜中心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方案》等,结合四川省儿童消化内镜诊疗和感控特点,就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儿童消化内镜诊疗的防护、内镜消毒及检查诊疗后处理等制定以下防控措施及规程,以期指导临床控制该病毒感染。
    7  脊髓损伤神经修复临床治疗指南(IANR/CANR 2019 年版)
    国际神经修复学会暨中国神经修复学会
    2020(6):790-802.
    [摘要](1621) [HTML](0) [PDF 1.54 M](2209)
    摘要:
    脊髓损伤(SCI)患者的功能恢复是神经修复领域最具挑战的任务之一。为探索SCI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期 的有效神经修复方法,中国神经修复学会(CANR)于2016年首次发布了《脊髓损伤神经修复临床治疗指南(中国版 2016)》。鉴于近年该领域的快速发展,国际神经修复学会(IANR)和CANR共同修订发布了《脊髄损伤神经修复临床治 疗指南(IANR/CANR 2019年版)》,本刊在此全文首发《脊髓损伤神经修复临床治疗指南(IANR/CANR2019年版》中文 版。该指南为SCI患者提供了全面的管理策略,包括评估与诊断、院前急敕、治疗策略、康复训练以及并发症管理。当 前,诸多临床试验已经证明很多神经修复策略对于促进SCI患者功能恢复和改善生活质量是有益的。此外,临床前期研 究成果为SCI治疗提供了许多有前景的神经修复策略。本指南可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一种神经修复治疗标准和 (或)参考,最大程度恢复SCI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8  盘龙七片调节Wnt/β-catenin通路对大鼠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
    黄晓文,左强,刘久翔,黄振飞,洪顾麒
    2020(8):1104-1109.
    [摘要](746) [HTML](0) [PDF 816.36 K](2159)
    摘要:
    目的 探讨盘龙七片对大鼠胫骨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58只8周龄、SPF级SD雄性大鼠为实验大鼠,分为造模大鼠(n=48)与Sham组大鼠(n=10)。建立胫骨骨折模型大鼠,并将模型大鼠分为 Model组、盘龙七片组(Treat组)、β-catenin抑制剂组(XAV-939)及盘龙七片+β-catenin抑制剂组(Treat+XAV939组)4组,每组10只。X光片观察大鼠胫骨骨折愈合状况;骨密度测定仪检测胫骨骨矿物质密度值(BMD);HE染色观察大鼠骨折部位结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ALP、bFGF、TNFα、IL1β;免疫印迹法检测骨组织中p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Wnt3、β链蛋白(β=Catenin)及淋巴增强因子1(LEF1)蛋白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Model组骨组织影像学愈合评分、BMD、ALP、bFGF水平、Wnt3、β-Catenin、LEF1蛋白表达降低,TNFα、IL1β水平升高;与Model组相比,Treat组骨组织影像学愈合评分、BMD、ALP、bFGF水平、Wnt3、βCatenin、LEF1蛋白表达升高,TNFα、IL1β水平降低;Treat+XAV939组骨组织影像学愈合评分、BMD、ALP、bFGF水平、Wnt3、β-Catenin、LEF1蛋白表达高于XAV 939组,TNFα、IL1β水平低于XAV939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盘龙七片可促进大鼠胫骨骨折愈合,其机制与抑制Wnt/β-catenin通路、缓解骨折大鼠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检查与核酸检测对比
    邱世香,魏剑林,胡鸿,赵佳,魏欣,廖远国,蒲嘉琪,李亚,刘康,宋桂芹,钟立明
    2020(5):638-642+646.
    [摘要](1490) [HTML](0) [PDF 886.57 K](2149)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 与病毒核酸检测在20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诊断及疗效评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南充市中心医院确诊并收治的18 例 COVID-19 患者行。将患者核酸检测结果、CT检查结果及CT 表现进行汇总,分析其在COVID-19诊断及疗效评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18 例确诊病例中,首诊核酸检测和胸部CT检查中,核酸阳性14例(71.78%),阴性4 例;胸部CT 有肺炎表现15例(83.33%)),无肺炎表现3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二次及第三次复查时,核酸检测阳性率与CT检查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核酸检测阳性病例中,均在胸部CT上有病毒肺炎表现。CT表现为胸膜下区域见片状、絮状、结节状的渗出影,往往以双下肺为主,病灶中以磨玻璃密度影(GGO)为主要表现,危重症者GGO 大片融合及网格状改变,亦有典型的“白肺“征象。结论 CT检查不仅在早期临床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疗效的评判中也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有机的结合核酸检测及CT检查,普及胸部CT检查对COVID-19疑似患者的筛查,能够实现COVID-19防治的早发现,可有效的控制疫情的蔓延。
    10  能谱CT多参数成像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图像质量的价值
    李万江,文雨婷,李真林,帅桃,廖凯,羊丹,潘雪琳,余建群
    2020(8):1093-1097.
    [摘要](743) [HTML](0) [PDF 1.01 M](2083)
    摘要:
    目的 探讨能谱CT多参数成像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7日~2月20日确诊为COVID19的15例患者胸部能谱CT影像学资料,共发现53处磨玻璃样病灶(磨玻璃结节组),23处实性病灶(实性结节组)。使用患者能谱CT的原始数据分别重建混合能量图像、最佳单能量图像和水基图像,在三种图像同一位置以相同大小(ROI)测量病灶的CT值(水基图测量水值)、相邻正常肺组织的CT值和标准差(SD),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对三种图像质量进行主、客观评分。结果 磨玻璃样病变与实性病变在混合能量、最佳单能量和水基图上SD值、SNR和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P<0.05)。磨玻璃样病变在水基图上主观评分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性病变在最佳单能量图和水基图主观评分高于混合能量图(各P<0.05)。结论 能谱CT多参数成像通过重建最佳单能量图像和水基物质图像,可有效降低图像背景噪声,提高CT图像质量,尤其水基物质图像对提高COVID19磨玻璃样病变图像质量的优势更明显,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11  颈前路ROI-C置入术与传统术式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对JOA评分及Cobb角的影响
    尉志强,张清烽,黄江海,韩良,赵东方
    2020(8):1136-1141.
    [摘要](697) [HTML](0) [PDF 700.81 K](2062)
    摘要:
    目的 比较颈前路桥形锁定融合器(ROI-C)置入术与传统术式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CDH)对JOA评分、Cobb角的影响。 〖HTH〗方法〓〖HTK〗回顾性分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94例行颈前路治疗的CDH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ROI-C组(n=41)与传统组(n=53)。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相关指标、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颈椎生理曲度(Cobb角)情况;统计植骨融合率及手术并发症,并与末次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ROI=C组手术耗时明显短于传统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口长度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NDI评分、JOA评分、Cobb角明显优于术前(均P<0.05),ROI-C组与传统组NDI评分、JOA评分、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OI-C组吞咽困难、相邻节段退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颈前路ROI-C置入术与传统术式均可有效治疗CDH,两者在临床疗效、颈椎生理曲度及植骨融合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但ROI-C置入术手术时间短,吞咽困难、相邻节段退变并发症发生率低。
    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CT影像表现
    汪翊,刘曦娇,宋彬,叶铮,张韵,张娜,胡少平,魏毅,赵爽,曾涵江,陈志霞,邓雯,黄子星
    2020(4):469-476.
    [摘要](1621) [HTML](0) [PDF 2.00 M](1993)
    摘要:
    2019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计算机断层扫描 (CT)为代表的影像学技术在COVID-19早期诊断、疾病分期分级、治疗指导、疗效评价及动态观察中具有重要价值,是国家诊疗方案中的重要指标。本文回顾总结了收治的COVID19患者主要的胸部CT影像表现,并探讨了相关病理基础以及不同时期的演变特点,以期对临床的诊疗工作和患者随访带来帮助。
    13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的临床应用评述
    蒋电明,刘列华,周强
    2020(8):1098-1103,1109.
    [摘要](753) [HTML](0) [PDF 1.73 M](1973)
    摘要: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手术具有悠久的历史。1934年,日本Ito通过直接切开进入病变椎体清除病灶治疗脊柱结核,其疗效并不理想。1948~1951年,抗结核药物陆续应用于临床,随后出现了“香港术式”和方先之先生的“病灶清除疗法”。2000年后,彻底病灶清除术以及微创理念用于脊柱结核的病灶清除。近年脊柱内镜、经通道手术也相继用于脊柱结核的治疗。本文就不同时期的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作一述评。
    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血透室医护人员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樊丹丹,付呈新,曾英,朱林芳,袁怀红,何鑫,林小冬,段芳,王芳
    2020, 32(4):482-484,488.
    [摘要](740) [HTML](0) [PDF 475.31 K](1956)
    摘要: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期间血透室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并探讨其与社会支持状况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血透中心、眉山市人民医院血透室、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血透室、绵竹市人民医院血透中心及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血透中心的131名医护人员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并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血透室医护人员恐惧分数为(0.93±0.57)分,神经衰弱为(0.35±0.47)分、抑郁为(0.29±0.41)分、疑病为(0.18±0.36)分、强迫-焦虑为(0.14±0.27)分,均与领悟社会支持(62.96±11.11)分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HTH〗结论 COVID19期间,血透室医护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神经衰弱、抑郁、强迫-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面对严峻的疫情诊治任务,医护人员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知识的培训及专业心理指导。
    15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致腹泻及防治分析
    杨思芸,梁婧,刘涛,李红英,张仕瑾,随何欢,梁建英
    2020, 32(4):485-488.
    [摘要](1006) [HTML](0) [PDF 596.24 K](1877)
    摘要:
    目的 探讨南充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导致腹泻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HTH〗方法 对南充市9家定点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疗机构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主要不良反应类型、严重程度、不同处理方法及预后的因素。结果 截至2020年2月17日,南充市定点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共35例,其中33例给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200mg/50mg)2粒 BID抗病毒治疗,其余均对症支持治疗。药物使用过程中,发生腹泻15例,其中单纯腹泻11例、腹泻伴呕吐感3例、腹泻伴皮疹1例,腹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达4545%,经过治疗,14例治愈,1例续观。结论 对症支持疗法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关键。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时,建议采取停药或对症处理等措施。
    16  民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居家隔离防护认知及行为的调查分析
    张蒙,刘争,朱红,黄浩,刘坤,王垭,高敏,张雪梅
    2020, 32(5):633-637.
    [摘要](809) [HTML](0) [PDF 732.53 K](1855)
    摘要:
    【摘要】 目的 调查民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期间居家隔离防护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情况,为针对性强化疫情防控提供科学数据依据。 方法 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从2020年2月16日~2月20日,使用问卷星编制调查表,通过网络对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民众就COVID-19和居家隔离的相关知识、居家隔离防护态度、行为及心理状态进行调查。〖HTH〗结果 调查回复1121人纳入研究对象。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得分平均(60.59±17.79)分,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的人群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82.07%的民众了解居家隔离防护的相关知识,获得途径主要为微信(78.59%)、电视(58.07%)和网页(48.8%)。72.70%的民众希望医务工作者为其提供照护指导,形式主要为微信(73.86%)和电话指导(61.73%)。1121人心理量表得分平均(15.63±5.53)分,心理状态维持较好的有969例(86.4%),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通过政府和社会对居家隔离防护的宣传和指导,绝大多数民众对疫情能高度关注,疾病和防护的认知度高,态度端正,对采取的防护措施能积极配合,且心理状态维持较好;但仍有少数民众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实施差异化、个体化指导,不留死角,促进抗击新冠肺炎的全面胜利。
    17  脑积水诊治现状及问题
    周良学,刘畅
    2020(6):785-789.
    [摘要](931) [HTML](0) [PDF 703.63 K](1751)
    摘要:
    脑积水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或继发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常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低下甚或致残致死,疾病负 担沉重。该病病因复杂、机制不清、治疗困难、并发症多,是神经外科的一大挑战。造成目前现状的重要原因在于基础 研究相对匮乏、对脑脊液循环机制及脑积水发生发展过程认识不足。此外,术前评估不全面和不精细,治疗方案缺乏个 体化选择,术后随访不够严密和全面,也限制了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脑积水现状、 分类与发生机制、脑脊液循环途径新发现及目前治疗状况进行述评,以期为脑积水的研究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18  儿童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应用现状和前景
    刘成军,卢思为
    2020, 32(5):643-646.
    [摘要](735) [HTML](0) [PDF 600.88 K](1506)
    摘要:
    【摘要】 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目前最高级的生命支持技术之一,可暂时替代患者心肺功能,为患者器官功能恢复争取宝贵时间。本文就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儿科重症中的临床应用作一述评,并分析我国儿童ECMO发展的制约因素,希望中国儿科ECMO技术快速发展,进一步发挥对危重患儿的救治作用。
    19  输入性与二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与CT特征
    曹金明,王唯成,陈天武,吴玉平,李睿,景春燕,张小明,张福洲,母其文,蒋炳虎
    2020, 32(5):628-632.
    [摘要](707) [HTML](0) [PDF 764.18 K](1458)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输入性与二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与CT特征。 方法 纳入四川省南充地区2020年1月21日~2月18经RTPCR检测核酸阳性确诊的COVID19患者25例,根据有无武汉暴露史分为A组(有暴露史,16人)和B组(无暴露史,9人)。分析纳入患者流行病学史、入院时的临床症状和首次胸部CT影像资料。对比A、B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胸部CT表现,并作统计分析。 结果 25例患者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10~77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有临床症状人数,A组15例(93.8%)、B组4例(44.4%),A组患者较B组早出现临床症状,且A组临床症状较B组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患者首次胸部CT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和/或小实变影。A组患者入院时的CT影像分期较B组患者的分期更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具有武汉暴露史的输入性病例较二代感染患者的临床和CT表现更明显。二代病例可表现为无症状感染及胸部CT阴性,核酸检测阳性在诊断中至关重要。
    20  《超声增强剂在超声心动图中的临床应用:2018美国超声心动图指南更新》及《心脏超声增强剂临床应用规范专家共识》解读
    唐红
    2020, 32(4):492-495.
    [摘要](465) [HTML](0) [PDF 524.09 K](1177)
    摘要:
    超声造影是超声医学发展最重要的技术之一,超声增强剂和心血管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必将对心血管疾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产生巨大影响。欧洲超声心动图协会和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相继在2017 年和2018 年发布了最新声学造影临床应用指南。2019年,《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又刊载了“心脏超声增强剂临床应用规范专家共识”。鉴于国内尚未普及超声增强剂在超声心动图中的临床应用,为促进和规范我国心血管超声增强剂的临床应用,本文就“2018美国超声心动图指南更新”和“临床应用规范专家共识”要点进行解读。
    21  肝脏脂肪变性的磁共振影像定量分析:新技术方法与临床应用
    宋彬,叶铮,魏毅,曲亚莉
    2020, 32(4):489-491,495.
    [摘要](511) [HTML](0) [PDF 557.92 K](629)
    摘要:
    脂肪变性是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与多种慢性弥漫性肝病相关。早期脂肪变性常可逆转,故肝脏脂肪变性早期检测和定量分析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穿刺活检是诊断肝脏脂肪变性的金标准,但该检查手段有创且存在取样误差。近年来,多种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广泛应用于肝脏脂肪定量,其中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技术准确性高、稳定性好、可重复性强,适用于脂肪肝治疗后的疗效评估等纵向研究,且有望取代肝穿活检成为无创量化肝脏脂肪的检查方法。本文就肝脏脂肪变性的磁共振定量分析新技术方法和临床应用作一述评。
    22  《中国卵巢上皮性癌维持治疗专家共识(2019)》解读
    宋亮,王丹青
    2020, 32(5):647-651.
    [摘要](303) [HTML](0) [PDF 613.06 K](624)
    摘要:
    【摘要】 《中国卵巢上皮性癌维持治疗专家共识(2019)》(简称《共识》)自2019年发表以来,在业内引起广泛的反响,受到高度关注,此《共识》由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组织30余位妇科肿瘤专家经过多轮讨论修定而成,是国内第一个关于卵巢上皮性癌维持治疗的专家共识。本文对《共识》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解读,结合临床阐述卵巢上皮性癌维持治疗的相关问题,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医师应用。
    23  芫根提取液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骆芷寒,彭博,王禹蒙,代泽咏,江舟,成姝婷,肖静,王正荣
    2020, 32(5):652-656.
    [摘要](323) [HTML](0) [PDF 658.63 K](616)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原作物芫根提取液的抗疲劳作用。方法 选用雄性ICR小鼠作为实验动物,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小鼠分为芫根组、红景天组和空白对照组3组,每组各24只。芫根组小鼠通过灌胃法使其连续摄入芫根提取液,红景天组小鼠灌胃等量的红景天口服液,空白对照组小鼠以同样的方法灌胃灭菌去离子水,3组均持续灌胃14天,每天1次。分别在灌胃第7天和第14天测定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全血血糖水平、血清乳酸水平和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取小鼠小肠组织提取mRNA并测序,测序结果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同时通过相关分析预测软件预测对与乳酸脱氢酶(LDH)的主要亚基LDHA相互作用的基因。 结果 芫根组和红景天组小鼠的血糖水平在灌胃第7天和第14天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芫根组和红景天组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在灌胃第7天无明显差异(P>0.05),在灌胃第14天均显著延长(P<0.01),但芫根组与红景天组小鼠之间的力竭游泳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芫根组小鼠的血清乳酸水平在灌胃第7天和第14天均显著降低(P<0.01);而红景天组小鼠的血清乳酸水平仅在灌胃第14天才出现显著降低(P<0.01);芫根组小鼠的血清乳酸水平在灌胃第7天明显低于红景天组(P<0.05),但在灌胃第14天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芫根组和红景天组小鼠的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在灌胃第7天升高(P<0.05),在灌胃第14天显著升高(P<0.01)。芫根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表达基因中HIF1A 和ABCC9的表达水平呈显著上调(P<0.05),而编码LDH关键亚基LDHA的基因在芫根组中表达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转录组测序结果后,预测了五个与乳酸脱氢酶A(LDHA)相互作用的基因。结论 芫根提取液具有提高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降低小鼠血清乳酸含量的作用,但对小鼠血糖水平无影响;芫根对乳酸脱氢酶的表达量和活性的影响可能是分别通过HIF1A和ABCC9实现的;长期服用芫根提取液可通过提高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而加快血清乳酸的清除,从而达到与红景天相似的抗疲劳效果。
    24  ISTH指南《脓毒症相关凝血障碍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和管理(2019)》述评
    张中伟,何敏
    2020, 32(12):1717-1720.
    [摘要](268) [HTML](0) [PDF 611.67 K](534)
    摘要:
    脓毒症相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威胁患者生命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早期准确识别可对后续治疗以及患者的预后产生巨大正面影响。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2001年起发布了多版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指南,并在2019年针对脓毒症这一诱因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单独发布了诊断管理流程。国内2017年版指南与国外指南侧重点不同,为了提高国内学者对脓毒症相关凝血障碍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关注,促进科研和临床的思考,提高临床医生诊治水平,本文就“ISTH指南建议: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和管理(2019)”作一述评。
    25  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淋巴结外侵犯在接受调强放疗鼻咽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
    黄娜,罗杨坤,冯玺,李勇,彭新皓,王宇,梁黎,秦远
    2020, 32(11):1620-1625+1629.
    [摘要](162) [HTML](0) [PDF 922.11 K](517)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淋巴结外侵犯(ENE)在鼻咽癌(NPC)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 纳入2004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初治的,并经病理学证实为非转移性鼻咽癌并接受调强放疗(IMRT)的294例NPC患者,搜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有ENE分为有ENE组(n=153)和无ENE组(n=141),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匹配。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以及Cox回归分析。结果 ENE的发生率为52.0%。ENE常伴有的特征是淋巴结坏死的发生率更高,淋巴结直径更大以及N分期更晚。在初始队列中,ENE与较差的5年远处无转移生存率(DMFS),无进展生存率(PFS),总生存率(OS)相关(654% vs 76.9%,P=0020;575% vs 723%,P=0006;713% vs 839%,P=0028)。倾向匹配后的队列中,两组生存比较无差异[局部无复发生存率(LRFS):920% vs 924%,P=0656;区域无复发生存率(RRFS):973% vs 955%,P=0474; DMFS:710% vs 706%,P= 0801; PFS:659% vs 628%,P=0907;OS:757% vs 800%,P=055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认ENE不是鼻咽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ENE不是接受IMRT治疗NP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26  脑卒中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尿动力学变化与疗效评价
    邓青富
    2017, 29(2):192-195.
    [摘要](2025) [HTML](0) [PDF 0.00 Byte](510)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合并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尿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评价。方法 选取2009~2014年72例脑卒中合并BPH患者的尿动力学和治疗效果的资料,总结脑卒中合并BPH的尿动力学特点,并根据其尿动力学表现给予相应临床治疗并研究疗效。结果 72例患者中47例存在梗阻,9例有可疑梗阻,16例不伴有梗阻。47例有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16例有膀胱逼尿肌降低或减弱,6例有逼尿肌尿道括约肌不协调。临床治疗1周与1个月后生活质量 (QOL)评分及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卒中合并BPH患者尿动力学参数变化较不伴有BPH脑卒中更为复杂,临床结合不同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27  DRG神经元P2X3受体在神经病理痛大鼠疾病中的作用及其与磷酸化p38 MAPK的相关性
    张爱霞,卢晶,谭梦霞
    2020, 32(11):1594-1598.
    [摘要](116) [HTML](0) [PDF 599.75 K](449)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P2X3受体在神经病理痛(NP)大鼠疾病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并分析其与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 MAPK)的相关性。方法 60只大鼠采用体质量排序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2X3受体拮抗剂组、P2X3受体激动剂组4组,每组各15只。采用坐骨神经缩窄性损伤法建立NP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坐骨神经不结扎。建模成功大鼠假手术组14只、模型组12只,分别鞘内注射20 μL无菌生理盐水;P2X3受体拮抗剂组12只,鞘内注射10 μL无菌生理盐水+10 μL A317491;P2X3受体激动剂组13只,鞘内注射10 μL无菌生理盐水+10 μL ATP。评估各组大鼠手术前后各时间点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检测各组术后7、14 d DRG中P2X3受体、pp38MAPK蛋白表达情况,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系数法分析P2X3受体与pp38MAPK的相关性。结果 模型组术后患肢出现明显痛觉过敏体征,P2X3受体激动剂组更为严重,P2X3受体拮抗剂组有所改善。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2X3受体拮抗剂组、P2X3受体激动剂组术后1 d PWTL较术前缩短,且术后1~14 d保持平稳(P<005);与模型组比较,术后1~14 d P2X3受体拮抗剂组PWTL均延长,P2X3受体激动剂组均缩短,但模型组、P2X3受体拮抗剂组、P2X3受体激动组仍短于假手术组(P<005)。模型组、P2X3受体拮抗剂组、P2X3受体激动剂组术后1 d开始MWT降低,且分别于术后14、7 d降至最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术后1~14 d P2X3受体拮抗剂组MWT均升高,P2X3受体激动剂MWT均降低,但模型组、P2X3受体拮抗剂组、P2X3受体激动组仍低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P2X3受体拮抗剂组术后7、14 d DRG中P2X3受体、p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2X3受体激动剂组均升高,但模型组、P2X3受体拮抗剂组、P2X3受体激动组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术后7、14 d DRG中P2X3受体相对表达量与p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P<0001)。结论 DRG神经元P2X3受体激活参与促进NP大鼠疾病发生和进展,且P2X3受体激活可促进p38 MAPK磷酸化量增多。
    28  18β-甘草次酸钠改善幼鼠变应性鼻炎和鼻黏膜组织病变及对Th1/Th2的平衡机制
    符玉水,符元证,杨辉,钟丽花,霍开明
    2021, 33(11):1596-1601+1607.
    [摘要](170) [HTML](0) [PDF 1.34 M](434)
    摘要:
    目的 研究18β-甘草次酸钠(18β-SGA)对变应性鼻炎(AR)幼鼠及其对Th1/Th2失衡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50只SD幼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8β-SGA 低、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根据卵清蛋白致敏法建立AR模型。造模后进行对应给药处理,持续4 周。大鼠鼻部症状根据行为学评分法进行记录; 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免疫球蛋白E(IgE)以及 IL-4、IL-5 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鼻黏膜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鼻黏膜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通道蛋白 5(AQP5)、NF-κB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鼻黏膜组织中NF-κB和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较对照组大鼠评分显著降低(P=0.002),鼻粘膜组织出现明显血管扩张、水肿和严重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现象。18β-SGA可减轻大鼠AR鼻部症状,抑制血清中IL-2、IFN-γ含量的下降及IgE、IL-4和IL-5 含量的升高(P=0.001; P=0.003;P=0.008;P=0.002;P=0.002),下调鼻黏膜组织中ICAM-1、AQP5与NF-κB蛋白表达(P=0.002;P=0.004;P=0.005),并抑制p-PI3K、p-AKT及NF-κB p65的蛋白表达(P=0.006;P=0.002;P=0.002)。结论 18β-SGA能减轻大鼠AR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 NF-κB和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调节体内Th1/Th2 平衡相关。
    29  《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检查规范专家共识》评述
    唐红
    2022(4):469-474.
    [摘要](108) [HTML](0) [PDF 1.88 M](416)
    摘要: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以心肌肥厚为特征的心肌疾病,早期精准诊断是临床决策和预防猝死的关键。国内心血管超声专家撰写的《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检查规范专家共识》详细介绍了HCM的定义和流行病学、组织病理和病理生理改变、典型超声心动图表现、诊断要点和注意事项以及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在HCM诊断中的应用。为了让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超声医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专家共识,本文对专家共识的要点进行梳理与评述。
    30  六合丹对家兔皮肤感染创面愈合过程中SPMMP1及bFGF表达的影响
    吕长遥 伍静 龚翰林
    2017, 29(11):1492-1497.
    [摘要](1950) [HTML](0) [PDF 0.00 Byte](410)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六合丹对家兔创伤感染创面愈合过程中P物质(SP)、金属基质蛋白酶1(MMP1)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揭示六合丹促进伤口愈合的机制。方法〓麻醉满意后对40只兔子造模,每只兔子背部做5个直径2cm的圆形感染性创面,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六合丹)、西药组(藻酸钙敷料)、中药组(紫草油),术后第1d起开始每天换药。结果〓换药后第7、14和21d治疗组、西药组和空白组创面愈合率明显优于模型组和中药组(均P<005)。治疗组的愈合时间优于模型组、中药组(均P<005);治疗组的P物质(SP)在换药后3、7、14和21d有较强的表达,与模型组和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西药组的MMP1在换药后7、14和21d均有较强的表达,与模型组和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bFGF在换药后3、7和14d表达均强于中药组和模型组(P<005)。结论〓六合丹能显著促进家兔感染性创面中SP、MMP1、bFGF的分泌,刺激和诱导家兔感染性创面更快修复。
    31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要点解读
    曲俊彦,刘焱斌,吕晓菊
    2022(1):5-8.
    [摘要](149) [HTML](0) [PDF 761.90 K](404)
    摘要: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类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且应用广泛的抗菌药物。该类药物的规范皮试问题一直备受临床关注与不断讨论,对于皮肤试验的临床意义、适应症、皮试方法和结果解读仍存在较多分歧。现通过对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布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要点并结合相关进展进行解读,以便让更多医务工作者关注并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规范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临床实践,以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32  肾性骨病的诊断现状与研究进展述评
    欧三桃,熊琳
    2022(2):157-160+167.
    [摘要](190) [HTML](0) [PDF 694.85 K](393)
    摘要:
    肾性骨病(ROD)是慢性肾脏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精准诊断及评估肾性骨病仍然是肾科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肾性骨病的诊断方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新型的核素骨显像技术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就肾性骨病的诊断现状及最新进展做一述评,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提高临床上诊断肾性骨病的水平。
    33  MTA2对前列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及在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李转,杜岳峰,吴东娟,张梦姣,陈利娟
    2022(2):161-167.
    [摘要](128) [HTML](0) [PDF 1.18 M](390)
    摘要:
    目的 探讨转移相关蛋白2(MTA2)对前列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及在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5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样本用于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根据MTA2蛋白的表达水平将样本分为两组,染色评分≥4为高表达组,<4为低表达组。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转染shMTA2(MTA2-shRNA-pLKO.1)来沉默MTA2作为shMTA2组,转染Luc-shRNA-pLKO.1的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shNC组),未转染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s实验进行体外迁移和侵袭分析。通过qRT-PCR或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中MTA2、Eotaxin-1、CCR3、p-ERK1/2、t-ERK1/2和MMP-3的表达。结果 前列腺癌组织中MTA2的染色评分显著高于癌旁组织(5.16±0.87 vs2.34±0.39,t=9.221,P<0.001)。低表达组患者中出现淋巴结转移率为14.29%(2/14),高表达组患者中出现淋巴结转移率为52.78%(19/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31,P=0.013)。与低表达组相比,高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更长(X2=4.756,P=0.029)。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hMTA2组的细胞活力降低了56.87%(P<0.001),细胞迁移数量降低了65.80%(P<0.001),细胞侵袭数量降低了56.35%(P<0.001),Eotaxin-1、CCR3、p-ERK1/2和MMP-3的蛋白相对表达量依次降低了76.03%、69.12%、72.32%和54.67%(P<0.001)。 结论 前列腺癌组织中MTA2的表达水平升高且与患者的预后有关,沉默MTA2可降低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抑制Eotaxin-CCR3-ERK1/2-MMP-3轴。
    34  lncRNA TUG1靶向miR-326对哮喘患儿气道平滑肌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李青华,宋靖荣,董焱,吕白于,吕伟
    2021(8):1115-1120.
    [摘要](124) [HTML](0) [PDF 1.14 M](374)
    摘要:
    目的 探讨lncRNA TUG1对哮喘患儿气道平滑肌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和非哮喘患儿气道平滑肌组织;分离培养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将其分为si-NC组、si-TUG1组、miR-mimics-NC组、miR-326mimics组、si-NC+miR-inhibitor-NC组、si-TUG1+miR-inhibitor-NC组及si-TUG1+miR-326 inhibitor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TUG1和miR-326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4、IL-5、IL-13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TUG1和miR-326的靶向关系。结果 哮喘患儿气道平滑肌组织中TUG1表达水平升高,miR-326表达水平降低(P<0.05)。沉默lncRNA TUG1或过表达miR326后,ASMCs中细胞凋亡率升高,Bcl-2表达水平降低,Bax表达水平升高,IL-4、IL-5、IL-13水平降低(均P<0.05)。TUG1靶向负调控miR-326,干扰miR-326能逆转沉默TUG1对气道平滑肌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的影响。结论 沉默lncRNA TUG1可通过靶向调控miR-326促进哮喘患儿气道平滑肌细胞凋亡,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
    35  用于筛选顺式反应元件的慢病毒启动子报告载体随机文库的构建
    周雪莹
    2017, 29(4):455-461.
    [摘要](1600) [HTML](0) [PDF 0.00 Byte](368)
    摘要:
    【摘要】 目的 建立含有随机序列与miniCMV融合的启动子,驱动抗生素耐药基因的表达;用于筛选和寻找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反应性元件。方法 设计针对Puromycin抗性基因,即嘌呤霉素N乙酰转移酶基因(puromycin Nacetyltransferase gene, PAC)的引物,扩增目的条带并通过PacI+Pme1限制性内切酶克隆至目的载体pWPI;然后,设计并合成接头序列+20N随机序列+ miniCMV的融合片段,通过PCR的方法得到双链序列,并进行酶切,通过Cla1+PacI克隆入前述pWPIPAC载体。克隆得到的载体组合即为慢病毒反应元件筛选报告载体文库。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报告载体文库转染细胞,并进行超声照射。超声照射剂量为10min,100mW/cm2。每天一次,一共照射3天。每次超声照射后,对细胞进行puromycin处理。4天后,收集超声照射存活细胞,提取DNA,PCR扩增含有20N的序列并进行测序鉴定。结果 我们成功设计了一套文库构建方案,初步构建了20N随机序列+ miniCMV +Puromycin抗性基因的文库。将该文库转染细胞,超声照射后可以增加转染有对超声反应克隆细胞中抗性基因表达;我们通过获取Puromycin处理后的存活细胞,发现了潜在的对超声反应的调控元件。结论 我们构建的20N随机序列+ miniCMV +Puromycin抗性基因文库,可以用于筛选对超声等特定条件有表达调控反应的顺式反应元件;进而为该元件控制基因表达提供依据。
    36  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孔佩艳 高蕾 朱丽丹
    2017, 29(10):1337-1340.
    [摘要](2333) [HTML](0) [PDF 0.00 Byte](363)
    摘要:
    【摘要】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是继发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比例明显增高,预后不良的染色体核型及基因类型以及伴随的基础疾病较多而导致化疗的耐受性差。对老年AML患者进行治疗耐受性评估,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是治疗老年AML的重要环节:对适合化疗的患者,应用地西他滨单药或含地西他滨的化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改善预后;对于能够耐受减低剂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老年AML患者,选择移植治疗后获益更大。但移植前获得疾病完全缓解(CR),特别残留病阴性的CR状态(CRMRD)是提高移植后远期疗效的关键。研究证实,地西他滨的合理应用,对提高移植前CR率,提高移植疗效,防止移植后复发及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发生,均具有重要价值。
    37  多功能超声造影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唐红
    2017, 29(4):445-449+454.
    [摘要](2198) [HTML](0) [PDF 0.00 Byte](361)
    摘要:
    【摘要】 近年来,随着超声造影剂的广泛应用,弥补了常规超声诊断的一些缺陷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超声诊断的准确性,但超声空间分辨率及敏感性仍然较低。随着超声分子探针的兴起,多功能超声造影剂已成为当前超声分子影像学研究的热点,与其他影像技术相结合,可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多功能超声造影剂包括靶向超声造影剂、多模态造影剂及基于超声成像的诊疗一体化造影剂,以超声分子显像为核心,结合X射线计算机体层扫描(CT)成像、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成像和荧光成像等其他技术优势,对活体状态下的生物过程以细胞和/或分子为成像靶点,利用图像可视化细胞功能及追踪分子过程,直观地反映体内生理和病理变化过程。多功能超声造影剂的研究有助于对疾病做出更加准确的诊断,通过携载基因或药物的方式可对疾病进行诊断后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8  《二代测序技术在肿瘤精准医学诊断中的应用专家共识》评述
    冯刚,熊蓉,刘康
    2020, 32(11):1561-1564.
    [摘要](336) [HTML](0) [PDF 671.82 K](356)
    摘要:
    【摘要】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其高输出量、高解析度的显著优势,在肿瘤基因检测领域被广泛应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标志物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肿瘤驱动基因分析联盟制定了《二代测序技术在肿瘤精准医学诊断中的应用专家共识》,本文结合该共识从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在肿瘤精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检测流程和质量保证、结果报告等方面进行简要评述,以指导临床医师和NGS检验从业人员更好地进行临床应用。
    39  miR-16-5p靶向PTEN/PI3K/AKT信号通路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活性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陈民彪,蔡仁中,黄明芳,黄修明,廖绪强
    2022, 34(1):16-20.
    [摘要](102) [HTML](0) [PDF 1.37 M](340)
    摘要:
    目的 探讨AS-miR-16-5p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活性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NSCLC A549细胞分为3组,分别为Black组、miR-NC组和AS-miR-16-5p组。miR-NC组和AS-miR-16-5p组分别转染阴性对照miRNA(miR-NC)及AS-miR-16-5p,Black组不进行任何干预。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A549细胞中miR-16-5p的表达;应用MTT检测A549细胞活性;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A549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549细胞中PTEN/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miR-NC组和Black组相比,AS-miR-16-5p组miR-16-5p表达水平下调(P<0.05);AS-miR-16-5p显著抑制A549细胞活性,显著减少A549细胞迁移率(均P<0.05);AS-miR-16-5p显著上调A549细胞中PTEN蛋白表达水平,而显著下调PI3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AS-miR-16-5p能抑制NSCLC A549细胞活性和迁移能力,此外,AS-miR-16-5p通过负调控PTEN/PI3K/AKT信号通路有可能成为NSCLC治疗新靶点。
    40  肝纤维化的MRI研究进展评述
    陈天武
    2017, 29(4):450-454.
    [摘要](1608) [HTML](0) [PDF 0.00 Byte](335)
    摘要:
    【摘要】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早期肝纤维化是可逆转的,因此早期诊断肝纤维化有助于及时干预疾病进展及控制肝硬化、肝癌的发生。但临床对于肝纤维化的诊断金标准是穿刺活检,属有创检查,因此需要使用一种无创、可重复、定量检查技术来诊断肝纤维化。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种无辐射、无损伤、组织分辨率高、可重复性好的检查手段,尤其是近几年MRI软硬件的升级,使它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肝纤维化的MRI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41  骨肉瘤细胞外泌体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影响成纤维细胞向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转化
    折胜利,宋兴华,周杨,何园,贾晶,刘彦博,王良华
    2021(8):1096-1100,1105.
    [摘要](202) [HTML](0) [PDF 1.13 M](334)
    摘要:
    目的 探讨骨肉瘤外泌体对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转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提取并鉴定骨肉瘤细胞U2-OS、MG-63,人成骨细胞hFoB1.19外泌体,将PBS、hFoB1.19、U2-OS、MG-63外泌体与人肺成纤维细胞MRC-5共孵育,CCK8法检测MRC-5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MRC5迁移和侵袭能力,qRT-PCR检测MRC-5细胞中炎症因子IL-1β、IL-6、IL-8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MRC-5细胞α-SMA、Vimentin、FAP表达,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结果 透射电镜和Western blot鉴定所提取的外泌体符合其结构特征;与U2-OS、MG-63外泌体共孵育后,MRC-5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增加,MRC-5中IL-1β、IL-6、IL-8表达显著增加,α-SMA、Vimentin、FAP表达显著增加,JAK2和STAT3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均P<0.001)。结论 骨肉瘤细胞外泌体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而促进成纤维细胞向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转化。
    42  MicroRNA21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刘杰 赵玲琼 胡厚祥
    2017, 29(11):1621-1625.
    [摘要](1738) [HTML](0) [PDF 0.00 Byte](329)
    摘要:
    【摘要】〓MicroRNA(miRNA)是一类由22个左右核苷酸组成的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RNA分子,可通过抑制靶基因mRNA的翻译或通过促进mRNA降解对靶基因起到负性调控的作用。miRNA的生物功能复杂多样,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及肝脏疾病等也有密切关系。目前已发现数千种miRNA,miR21是miRNA家族中的一员,参与心血管系统的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近年来发现在缺血性心脏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miR21在缺血性心脏病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43  帕立骨化醇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兰凯 张光伟 倪菁 常远 张渭民
    2017, 29(11):1488-1491.
    [摘要](1897) [HTML](0) [PDF 0.00 Byte](327)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帕立骨化醇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链尿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构建DN大鼠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帕立骨化醇组(P组)、DN组(D组),并设置健康对照组(N组)。P组大鼠每周灌胃帕立骨化醇3次,每次04μg/kg;D组与N组给予等量丙二醇灌胃。给药12周后检测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生化指标,通过ELISA法检测肾组织中肾素浓度变化,尿中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和nephr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组相比,D组和P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肾素、尿PGE2水平及COX2表达较高,P组又显著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相比,D组和P组nephrin蛋白表达较低,P组又显著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立骨化醇可显著减少DN大鼠早期蛋白尿,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COX2、PGE2,减少肾素分泌,上调足细胞nephrin蛋白的表达实现。
    44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张薇
    2016, 28(11):1575-1577+1582.
    [摘要](1569) [HTML](0) [PDF 0.00 Byte](326)
    摘要:
    目的 观察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Ⅱ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新发Ⅱ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在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18例给予二甲双胍500 mg,3次/日口服,西格列汀100 mg,1次/日口服。对照组18例只给予二甲双胍500 mg,3次/日口服。两组均治疗16周后,根据体征、肝脏B超和各项生化指标判断两组患者的疗效,记录不良事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肝酶、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脂肪肝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有效率为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Ⅱ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的糖死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等生化指标,脂肪肝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45  延迟肢体缺血后处理对大鼠急性脑梗死的脑保护作用研究
    陈历
    2016, 28(9).
    [摘要](1564) [HTML](0) [PDF 0.00 Byte](324)
    摘要:
    46  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高鹏 霍爱鑫 刘宇宏
    2017, 29(11):1511-1515.
    [摘要](1900) [HTML](0) [PDF 0.00 Byte](324)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IL1、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2例RA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10mg口服,1周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雷公藤多苷20mg口服治疗,1日3次。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外周血TNFα、IL6、IL1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NFα、IL6、IL1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及医生的总体评价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两种药物发挥协同效应,可抑制外周血清L6、IL1和TNFα的表达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RA患者的体征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可作为RA患者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
    47  MRI联合瘘口X线造影诊断肛门闭锁的价值
    靳瑞娟 陈小龙 孙多成 李福彰 夏雨 靳秀丽
    2017, 29(10):1457-1460.
    [摘要](1725) [HTML](0) [PDF 0.00 Byte](322)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MRI联合X线瘘口造影在诊断肛门闭锁中的价值。方法 16例肛门闭锁合并直肠会阴瘘患儿,体表瘘口注入20ml生理盐水后常规采用MRI检查,并与瘘口造影进行对比。23例结肠造瘘口造影采用球囊导尿管加压注射造影剂后多方位摄片。结果 16例合并直肠会阴瘘患儿MRI可以显示分型及瘘口位置,准确性达100%,有助于显示骶部、神经管及生殖道畸形,而9例通过瘘口造影发现异常通道并显示走形。23例结肠造瘘口造影, 10例对肛门成形术后通道的通畅情况显示良好,11例术前发现异常通道,1例合并巨结肠,1例合并结肠狭窄。结论 低场MRI改良扫描方法后联合瘘道造影诊断肛门闭锁,提高了显示性能。结肠造瘘口造影对肛门成形手术前后均有重要意义。
    48  《TAVR围术期超声心动图检查专家共识》解读
    唐红
    2019, 31(4):497-502.
    [摘要](1265) [HTML](0) [PDF 0.00 Byte](322)
    摘要: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R)已成为有临床症状,但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治疗(SAVR)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替代治疗方案。针对即将在国内广泛开展的这项技术,国内心血管超声专家起草了《TAVR围术期超声心动图检查专家共识》,详细介绍了TAVR人工瓣膜及路径,TAVR术的主要适应证,TAVR术前超声评估,TAVR术中超声监测引导及术后即刻评估。为了让超声心动图及心血管临床医师更好地了解专家共识,本文对专家共识的要点进行了梳理与解读。
    49  TRIP13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董岩,阿米娜·曲海,蒋小君,张峤
    2020, 32(12):1728-1733.
    [摘要](139) [HTML](0) [PDF 910.75 K](321)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受体因子(TRIP1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法对比105例NSCLC组织与癌旁肺组织中TRIP13的表达差异,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利用脂质体瞬时转染技术将si-TRIP13转染入人肺癌细胞系H1299,并将转染si-TRIP131与siTRIP13-2的细胞设为实验组,转染siRNA对照组的细胞设为阴性对照组(si-NC)组,未经任何处理的H1299细胞设为正常对照组。利用RTPCR与Western blot法检测siRNA转染效果;利用MTT、Transwell检测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的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最后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细胞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βcatenin及其下游相关靶蛋白cyclin D1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癌旁肺组织相比,TRIP13在NSCLC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且TRIP13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 肺癌细胞系H1299在转染siRNA后,实验组细胞中TRIP13的mRNA与蛋白表达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且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亦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 TRIP13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NSCLC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从而促进NSCLC的发生、发展。
    50  急性百草枯中毒严重程度的早期评估及预后
    曹钰
    2016, 28(12):1629-1631+1637.
    [摘要](2595) [HTML](0) [PDF 0.00 Byte](314)
    摘要:
    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死亡率高,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临床治疗方案常采用多项措施联合的集束化治疗。故在患者就诊早期即对APP严重程度进行评估,能够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对启动不同级别的治疗措施和预后改善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早期评估APP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研究进展做一述评。
    51  肠道菌群失调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及疾病进展的相关性
    方勇飞 刘晓飞
    2017, 29(11):1485-1487+1491.
    [摘要](2162) [HTML](0) [PDF 0.00 Byte](314)
    摘要:
    【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发病原因仍不十分清楚;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影响RA的发病及疾病进展。本文就肠道菌群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述评。
    52  蜂毒肽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通路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的上皮-间质转化进程*
    阿布力米提·阿布来提,孙伟,阿迪力·萨来,孙晓宏,瓦热斯江·衣不拉音,高云飞,初建虎,徐克明
    2022, 34(1):21-27.
    [摘要](57) [HTML](0) [PDF 1.26 M](313)
    摘要:
    目的 探讨蜂毒肽对非小细胞肺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对TGF-β1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方法 通过外源性TGF-β1刺激构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EMT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TGF-β1组(加入2 μg/L TGF-β1)、蜂毒肽组(加入2.5 mg/L蜂毒肽)、蜂毒肽+TGF-β1组(加入2 μg/L TGF-β1和2.5 mg/L蜂毒肽)。采用免疫印迹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验检测各组细胞EMT标志蛋白钙黏附蛋白E、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同时检测各组细胞中Smad2、p-Smad2蛋白表达情况,分析蜂毒肽对非小细胞肺癌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对照组及蜂毒肽组细胞中TGF-βⅠ受体及TGF-βⅡ受体表达情况,同时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两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钙黏附蛋白E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N-钙黏蛋白mRNA及蛋白与波形蛋白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蜂毒肽+ TGF-β1组钙黏附蛋白E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优于TGF-β1组,且N-钙黏蛋白mRNA、蛋白以及波形蛋白mRNA、蛋白表达水平低于TGF-β1组(均P<0.05)。②对照组和蜂毒肽组细胞中TGF-βⅠ受体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蜂毒肽组中TGF-βⅡ受体含量明显少于对照组。③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TGF-β1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蜂毒肽+TGF-β1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明显劣于TGF-β1组细胞(均P<0.05)。结论 蜂毒肽可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Smad2磷酸化,下调TGF-βⅡ受体分布,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抑制TGF-β1诱导的肺癌细胞EMT进程。
    53  长链非编码RNA-C0047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通过miR-15b/cyclin D1对Ishikawa细胞增殖的影响
    张义灵,贺新,杨茜,马媛,张小燕
    2020, 32(12):1734-1738.
    [摘要](100) [HTML](0) [PDF 682.76 K](310)
    摘要:
    目的 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0047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通过调控微小RNA-15b(miR-15b)对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qRT-PCR检测2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研究组)与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正常组)中lncRNAC00473的表达情况。在Ishikawa细胞中转染过表达质粒(pcDNA3.1-C00473)、siRNAC00473以及空质粒(pcDNA3.1),分别为过表达组、抑制组及对照组(NC组)。CCK8 法检测各组Ishikawa细胞增殖情况。qRT-PCR、westernblot检测各组中lncRNA-C00473、miR-15b及其靶基因细胞周期蛋白 D1(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研究组lncRNA-C00473的表达增高(P<0.05)。qRT-PCR显示Ishikawa细胞中lncRNAC00473过表达与抑制效果显著(P<0.05);与NC组相比,过表达组细胞增殖能力升高,抑制组细胞增殖力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过表达组miR-15b水平低于抑制组,cyclin D1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抑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cRNA-C00473与子宫内膜癌相关,其可能通过miR-15b/cyclin D1途径影响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能力。
    54  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与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叶海燕 陈平
    2017, 29(10):1393-1396.
    [摘要](1647) [HTML](0) [PDF 0.00 Byte](309)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与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CT2DM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32例新诊断T2DM患者, HbA1c<9%的患者予以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n=20);HbA1c≥9%的患者予以胰岛素(n=12),均治疗12周。结果 两种治疗方案均可有效降低初诊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P<0.05)。与治疗前比较,维格列汀组显著增加患者HOMA-β,胰岛素强化组显著增加患者HOMA-β、空腹及餐后2小时C肽水平(P<0.05),维格列汀组治疗后能明显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P<0.05),维格列汀组对BMI无明显影响(P>0.05),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的不良反应较小,未出现低血糖。结论 对于HbA1c<9%的患者来说,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糖方法;而对于HbA1c≥9%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可能是更好的降糖方案。
    55  内口黏膜瓣推移修补瘘道部分剥除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评价
    张亚锋 杜文武 陈伟
    2017, 29(10):1450-1453.
    [摘要](1442) [HTML](0) [PDF 0.00 Byte](301)
    摘要:
    【摘要】目的 探究内口黏膜瓣推移修补辅助瘘道部分剥除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高位肛瘘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取内口黏膜瓣推移修补辅助瘘道部分剥除术,对照组根据传统方式完成肛瘘切开挂线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肛门直肠压力情况,肛门功能情况,术后疼痛情况,后遗症情况。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肛管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肛门功能主观评分、肛门指诊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肛门变形、肛门部分失禁、肛门潮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口黏膜瓣推移修补辅助瘘道部分剥除治疗高位肛瘘,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较轻,刺激反应小,有利于患者肛门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良好。
    56  葛根芩连汤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MAPK/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及肺组织保护作用*
    刘婷婷,雷华,董红艳,王婷婷,王学武
    2022, 34(1):40-44.
    [摘要](35) [HTML](0) [PDF 875.15 K](300)
    摘要: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GQL)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MAPK/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及肺组织保护作用。方法 75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GQL低、中、高剂量组,15只/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法建立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GQL低、中、高剂量组按照2.5 mL/kg的剂量灌胃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葛根芩连汤,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给予大鼠等量生理盐水,1次/d,共给药8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β(IL-1β)水平、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PMN)计数、肺湿干重比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肺组织丙二醛(MDA)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进行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实时定量PCR检测大鼠肺组织NF-κB/P65及P38/MAPK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肺组织p-NF-κB/P65、NF-κB/P65、P38/MAPK、p-P38/MAPK蛋白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GQL各剂量组大鼠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肺泡灌洗液PMN计数、肺组织湿干重比值及MDA水平、肺组织NF-κB/P65及P38/MAPK mRNA水平、p- NF-κB/P65、NF-κB/P65、P38/MAPK、p-P38/MAPK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肺组织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明显改善。结论 葛根芩连汤能够显著降低急性肺损伤大鼠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肺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及病理学变化,其机制可能与调节MAPK/NF-κB信号通路有关。
    57  CAR-T细胞治疗在血液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与问题
    何爱丽
    2016, 28(10):1333-1338.
    [摘要](2726) [HTML](0) [PDF 0.00 Byte](298)
    摘要:
    免疫治疗一直是肿瘤治疗的热点,随着基因重组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肿瘤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过继免疫疗法得以在临床试验研究中开展。CAR-T治疗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难治进展期淋巴瘤、难治复发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但仍有部分患者维持时间短暂或对治疗无反应或发生严重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对于多发性骨髓瘤、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CAR-T疗效还不满意,在这些方面还存在许多挑战及机遇,任重而道远。本文就CAR-T细胞治疗在血液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做一述评。
    58  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最新进展评述
    贺庆 官泳松 杨宁宁 熊飞 李肖 张靖宇 谢勇久
    2017, 29(9):1185-1193.
    [摘要](1421) [HTML](0) [PDF 0.00 Byte](298)
    摘要:
    【摘要】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有数十万患者死于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一种临床广泛使用的治疗肝癌的方法。但是,如何通过TACE更好地使肝癌患者获益,仍然存在很多的挑战。本文回顾TACE治疗肝癌的发展过程,并重点就TACE栓塞剂以及TACE联合其他抗肿瘤方式治疗肝癌的最新进展做一评述。
    59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评述
    王导新,熊伟,王勤,朱涛
    2022(1):1-4.
    [摘要](149) [HTML](0) [PDF 663.55 K](296)
    摘要: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具有发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的特点,同时由于部分患者缺乏典型症状,在临床实践中易出现漏诊和误诊情况。另一方面,我国哮喘患者整体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为了促进基层哮喘防治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临床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对哮喘的诊疗能力,本文将从临床实践出发,根据《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修订版)》更新内容,对哮喘管理部分尤其是哮喘的特征及治疗等关键问题进行评述,以供临床参阅与借鉴。
    60  AFP联合ALT和T-Bil检测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蒲癸宏,徐玉娟,龚睿,李军,李美析,王强
    2022, 34(2):304-308+312.
    [摘要](55) [HTML](0) [PDF 1.01 M](290)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在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联合ALT和T-Bil检测在HC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乐山市中医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确诊为肝细胞肝癌的初诊患者552例(HCC组),其中早期HCC患者196例(早期HCC组),另选取肝脏良性疾病1857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HCC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血清AFP、ALT和T-Bil水平,以AFP/(ALT×T-Bil)作为AFP联合ALT和T-Bil诊断HCC的联合诊断方式,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和比较AFP和联合诊断方式对HCC的诊断效能。 结果 HCC组患者血清AF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01),而血清ALT和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AFP血清水平和联合诊断方式计算结果与HCC的肿瘤大小呈明显的正相关(r=0.325,P<0.001; r=0.217,P<0.001)。联合诊断方式诊断HCC和早期HCC的ROC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869 (95% CI:0.852~0.886)和0.841 (95% CI:0.812~0.870),均明显高于AFP的0.782 (95% CI:0.758~0.806)和0.741 (95% CI:0.702~0.779) (P<0.001)。以AFP≥20 ng/ml肝脏良性疾病人群为对照,联合诊断方式诊断AFP≥20 ng/ml的HCC和早期HCC的AUROC分别为0.960 (95% CI:0.949~0.972)和0.945 (95%CI:0.924~0.964),均明显高于AFP的0.805 (95%CI:0.773~0.837)和0.734 (95% CI:0.673~0.795) (P<0.001)。 结论 联合诊断方式适用于HCC的诊断,尤其在诊断AFP ≥ 20 ng/ml的HCC和早期HCC时,联合诊断方式的诊断价值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61  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黎国兴 李骊华
    2017, 29(7):1023-1027.
    [摘要](1173) [HTML](0) [PDF 0.00 Byte](285)
    摘要:
    【摘要】 心脏是甲状腺激素重要的靶器官之一。甲状腺激素通过多种方式对心血管动力起调节作用,影响机体血流动力学,调节心脏功能。心房颤动(Art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体重减少的病症。大型临床试验研究显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容易发生房颤,甲亢动物模型的房颤可诱导性及持续性均明显增加,表明甲亢是房颤的高危因素。而房颤促进心脏病变,可导致心力衰竭及致残、致死性脑血管意外,增加医疗负担,因此,甲状腺功能亢进对房颤的影响逐渐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就近年来甲状腺功能亢进与房颤发生的关系和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应疾病预防与治疗提供借鉴。
    62  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赵婷婷
    2016, 28(11):1620-1624+1628.
    [摘要](2193) [HTML](0) [PDF 0.00 Byte](283)
    摘要: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又称嗜血细胞综合征(HPS),是一种病理性免疫激活引起过度炎症反应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HLH已证实是以基因型突变作为基础,HLH的继发性因素包括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基于大样本研究结果,HLH的分子诊断学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儿童和成人HLH表现仍有一定的差异性,有时截然划分原发性与继发性HLH仍较为困难。最近几年,研究发现由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治疗引发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其临床特点和HLH相关,被命名为合成性噬血细胞综合征(Synthetic HLH);同时NK/T细胞相关HLH的关注度也逐渐增加。针对HLH的治疗除了HLH-94,HLH-2004经典的治疗方案以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免疫球蛋白治疗HLH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结合第57届美国血液协会(ASH)年会和近两年国内外研究,对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特点,儿童及成人HLH特有表现,尤其是HLH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63  RACK1在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
    冯婕,孔冉冉,解立怡,余晓洋,张亚莉
    2020, 32(11):1576-1579.
    [摘要](125) [HTML](0) [PDF 566.41 K](282)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2019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肾肿瘤患者行肾切除后的正常肾组织12例;另选取同期经肾穿刺活检证实存在肾纤维化的患者10例。q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正常肾组织和肾纤维化组织中RACK1的mRNA及蛋白水平,并比较两者间的差异;观察RACK1在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处理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中的作用。结果 与正常肾组织比较,肾纤维化组织中RACK1的蛋白及mRNA水平均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JP〗处理的HK2细胞中RACK1的蛋白及mRNA水平明显上调,且具有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RACK1可能参与并促进了肾纤维化的过程,其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肾纤维化调节子。
    64  毛细管电泳基因扫描和凝胶电泳异源双链分析在免疫球蛋白/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陈杰
    2016, 28(11):1489-1494.
    [摘要](2282) [HTML](0) [PDF 0.00 Byte](281)
    摘要: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轻链IgK及T细胞抗原受体(TCRγ)基因重排更有效的检测方法。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2013~2014年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石蜡样本共139例,采用BIOMED-2系统扩增,分别使用毛细管电泳基因扫描和凝胶电泳异源双链分析两种方法进行IgK和TCRγ基因重排检测,比较不同方法之间的检出率。结果 81例行IgK基因重排检测,其中59例病理诊断为B细胞淋巴瘤,毛细管电泳基因扫描检出阳性47例(79.66%),凝胶电泳异源双链分析检出阳性34例(57.6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8例行TCRγ基因重排检测,其中26例病理诊断为T细胞淋巴瘤,毛细管电泳基因扫描检出阳性21例(80.77%),凝胶电泳异源双链检出阳性17例(6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1)。结论 毛细管电泳基因扫描在抗原受体基因重排检测中比凝胶电泳异源双链分析有更好的检测灵敏度。
    65  《2020美国重症医学会指南—ICU成人急性和慢加急肝衰竭管理》更新解读
    章晓红,王宗强,刘润兵,李俊英,付晶,苏明华
    2020, 32(12):1721-1727.
    [摘要](120) [HTML](0) [PDF 796.20 K](281)
    摘要:
    美国重症医学会于 2020 年2月发表《2020美国重症医学会指南—ICU成人急性和慢加急肝衰竭管理》。该指南由25名多学科临床专家和方法学专家组成专家工作组,提出并确定对肝衰竭重症患者和临床意义重大的30个问题;采用委员会的持续证据评估流程,对新产生的临床循证证据进行审查、评估、讨论,最终就ICU急性或慢加急肝衰竭的管理给出了29条推荐意见(来自30个人群、干预、对照和预后方面的问题),涉及5组(心血管、血液、呼吸、肾脏、和内分泌)。其中包括6条强烈推荐意见,19条有条件的推荐意见,4条最佳实践声明,还有两种情形由于证据不足专家组未给出推荐意见。本文就此指南的要点进行解读,以供临床借鉴。
    66  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无效的图像特征探讨
    张琼 马步云 彭玉兰 赵海娜 骆洪浩
    2017, 29(11):1577-1581+1586.
    [摘要](1380) [HTML](0) [PDF 0.00 Byte](278)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细针穿刺(USFNAB)无效的相关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2年5月行USFNAB的200例甲状腺结节,参照细胞病理学Bethesda标准,将穿刺结果分为穿刺无效和穿刺有效两类,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与穿刺无效的关系。结果〓影响甲状腺结节USFNAB穿刺无效率的超声特征包括:伴有粗大钙化的结节(P=0018)、血流丰富的结节(P=0029)、血流环绕结节的外周分布(P=0004)、位置较深的结节(P=0038)、结节邻近重要结构(P<0001)、穿刺前超声诊断良性的结节(P=004)、伴有亚急性甲状腺炎背景的结节(P=0029)和最大径线<10mm的结节(P=0013)。结论〓了解容易导致甲状腺结节USFNAB穿刺无效的超声图像特征,是加强针对性训练和提高穿刺水平的重要环节。
    67  胃癌患者营养状况与TNF-α IL-6 IFN-γ的相关性研究
    沈丽达
    2016, 28(9).
    [摘要](1117) [HTML](0) [PDF 0.00 Byte](277)
    摘要:
    68  金钗石斛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MMP1和MMP9表达的影响
    刘莹莹 武俊紫 李伟 曹梅 杨红玲
    2017, 29(10):1346-1351.
    [摘要](1462) [HTML](0) [PDF 0.00 Byte](277)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苦瓜总皂苷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组织Smad3蛋白和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为我国中草药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苦瓜总皂苷低、中和高剂量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静脉注射阿霉素62 mg/kg造模。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苦瓜总皂苷低、中和高剂量治疗组分别给予苦瓜总皂苷10mg/(kg·d),20mg/(kg·d),40mg/(kg·d)剂量灌胃。8 周后处死大鼠,收集血及肾脏组织,检测24小时蛋白尿、血尿素氮 (Bun)以及血肌酐(Cr)含量。HE染色检测其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Western blot以及RTPCR检测肾脏组织中Smad3和Smad7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苦瓜总皂苷治疗组24小时尿蛋白在治疗8周后明显升高(P<0.05),而苦瓜总皂苷3个治疗组相较于模型组有明显降低(P<0.05)。苦瓜总皂苷治疗能明显降低阿霉素肾病大鼠的Bun和Cr。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出现明显的肾小球硬化同时伴有明显的肾细胞损伤,苦瓜总皂苷治疗后,上述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免疫组化、Westernblot以及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Smad3明显升高(P<0.05),Smad7明显下降(P<0.05);苦瓜总皂苷治疗后,Smad3表达明显下降(P<0.05),Smad7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苦瓜总皂苷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已经受损的肾小球以及肾小管损伤,同时降低24小时蛋白尿,调节Bun和Cr,这可能与其可以调节Smad3和Smad7蛋白表达有关。 目的 探讨金钗石斛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为金钗石斛的开发和糖尿病心肌损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在适应性喂养两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金钗石斛多糖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及阳性药物贝那普利治疗组。采用高脂高糖饮食6个月造模,造模成功后给予相应治疗,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心脏病理学改变,同时检测血糖、胰岛素、心功能指标以及氧化和抗氧化能力指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其心脏组织中MMP-1和MMP-9的表达。结果 全程中正常组大鼠饮食均正常,活泼好动,毛发发白,而模型组则有明显的多饮、多食和多尿症状,金钗石斛多糖对改善上述症状有明显的效果;HE染色正常组心肌排列正常,细胞大小均一,而模型组则有明显的纤维断裂,同时细胞核体积增大,与模型组相比,金钗石斛多糖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及贝那普利组上述心肌损伤特点均有明显减轻;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AST、aHBDH、CTnl、SOD、GSH及TAOC明显升高,MDA和胰岛素含量明显降低,金钗石斛多糖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特别是氧化和抗氧化能力指标SOD、MDA、GSH以及TAOC改善最为明显;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MMP-1和MMP-9表达明显降低,金钗石斛多糖组和贝那普利组其表达明显升高,同时金钗石斛多糖中、高剂量组明显高于贝那普利组。结论 金钗石斛多糖可以明显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受损的心肌细胞,同时改善心功能,其效果优于目前临床中使用的保护心肌药物贝那普利。分析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金钗石斛多糖可以提高大鼠抗氧化能力,增加心脏组织中MMP-1和MMP-9的表达有关。
    69  IgG4相关性疾病临床特征分析
    姚春容
    2016, 28(11):1526-1529.
    [摘要](2125) [HTML](0) [PDF 0.00 Byte](275)
    摘要:
    目的 针对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表现及预后进行分析,为IgG4-RD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2015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治的48例诊断为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该病患者症状,血清IgG和IgG4、肿瘤血清学标志物及自身抗体表达,总结该病患者CT、MRI、超声等影像学特点,随访疾病预后。结果 48例IgG4-RD平均年龄(50±16)岁,其中男女比例为1.5∶1,血清IgG4水平在0.05~80.5g/L之间。淋巴结受累患者最多,14例患者伴有多部位受累。共有47例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主要表现为淋巴浆细胞浸润及纤维化形成,IgG4+细胞>10个高倍视野。38例患者进行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激素减量后,2例患者疾病复发。结论 IgG4-RD是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病,受累脏器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是其主要特点,及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可有效缓解病情。
    70  论文“资料与方法”的表达方式与基本要求
    本刊编辑部
    2016, 28(3).
    [摘要](2642) [HTML](0) [PDF 0.00 Byte](275)
    摘要:
    71  高速涡轮机法与增隙经舌侧法在下颌阻生齿拔除术中的效果对比
    韩新生
    2016, 28(11):1549-1552.
    [摘要](2146) [HTML](0) [PDF 0.00 Byte](274)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高速涡轮机法与增隙经舌侧法在下颌阻生齿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354例下颌近中阻生齿患者,随机分为高速涡轮机组(176例)与增隙经舌侧组(17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张口受限、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局部肿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拔牙患者对两种术式手术操作后的感受情况,是否对拔牙产生恐惧感,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张口受限、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局中部肿胀在近中中、高位阻生智齿患者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18、0.27、0.67、0.46,P>0.05);在近中低位、水平阻生智齿患者中拔牙时间、张口受限、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局中部肿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32.88、4.53、5.26、4.55,P<0.05)。增隙经舌侧组有90人产生了恐惧感,高速涡轮机法组有68人产生了恐惧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9,P<0.05)。结论 在近中中、高位阻生智齿拔出术中,两种手术方式都能取得较好效果。在近中低位、水平阻生智齿拔除术中,高速涡轮机组的临床效果要优于.
    72  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siRNA构建探讨
    胡晓波 张优仪 程德云
    2017, 29(11):1498-1503.
    [摘要](1048) [HTML](0) [PDF 0.00 Byte](274)
    摘要:
    【摘要】〓目的〓构建A549细胞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小干扰RNA,探讨ICAM1特异性siRNA能否抑制LPS诱导A549细胞ICAM1的表达。方法〓采用化学合成法构建A549细胞ICAM1的小干扰RNA。LPS诱导A549细胞ICAM1表达,用RTPCR和流式细胞仪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ICAM1的表达。使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2000转染 ICAM1siRNA到A549细胞,再用LPS刺激A549细胞,RTPCR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RNA干扰A549细胞后ICAM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LPS可以诱导A549细胞ICAM1的表达,但LPS浓度过大损伤细胞。10 ng/ml的LPS组和100 ng/ml的LPS组OD值相比,两组OD值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01)。10 ng/ml的LPS作用A549细胞8 h左右,细胞无明显损伤;10 ng/ml LPS作用A549细胞1h后,ICAM1 mRNA的表达上调(P <005),而ICAM1蛋白水平增加不明显;10 ng/ml LPS作用A549细胞4h后,ICAM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 <005),ICAM1蛋白水平也增加明显。通过化学合成法构建ICAM1的siRNA,筛选出最优siRNA。转染 ICAM1siRNA后,LPS刺激A549细胞的ICAM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不明显。结论〓通过化学合成法构建的ICAM1siRNA,可以有效地干扰ICAM1的表达,ICAM1siRNA降低了LPS诱导的ICAM1的表达。
    73  CYP1A1基因MSP1 IIe-Val多态性与非黑色素性皮肤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
    李夏西
    2016, 28(12):1643-1647.
    [摘要](2145) [HTML](0) [PDF 0.00 Byte](272)
    摘要:
    目的 评价细胞色素P450酶CYP1A1基因MSP1、IIe-Val多态性与非黑色素性皮肤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hrance,CNKI、维普、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平台,查找文献从建库到2015年10月。采用RevMan5.0.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3篇文献,Meta分析见CYP1A1基因IIe-Val位点多态性等位基因IIe和Val与非黑色素性皮肤癌易感性有显著关联(IIe vs Val:OR=0.56,95%CI=0.37~0.85,P=0.007),未见CYP1A1基因MSP1多态性与非黑色素性皮肤癌易感性相关。结论CYP1A1基因IIe-Val多态性与非黑色素性皮肤癌相关,携带等位基因Val可增加非黑色素性皮肤癌发病率。
    74  环孢素A对百草枯中毒大鼠线粒体自噬导致的肺纤维化作用研究
    刘开翔
    2017, 29(2):179-182+186.
    [摘要](1180) [HTML](0) [PDF 0.00 Byte](272)
    摘要:
    【摘要】 目的 建立百草枯(PQ)中毒大鼠模型,探讨环孢素A(CsA)对PQ中毒大鼠肺线粒体自噬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2)、PQ组(n=24),CsA大、中、小剂量组(n=18)。PQ组下设1天、3天、7天和14天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每个剂量组各6只大鼠。使用20%PQ溶液50 mg/kg一次性灌胃建立大鼠PQ中毒模型,并以自噬发生明显的时间点作为CsA干预时间点。各CsA干预组在给予20%PQ溶液灌胃的前3天开始分别予环孢素5 mg/(kg·d)、10 mg/(kg·d)、15 mg/(kg·d)灌胃。通过Masson染色观察PQ中毒后肺组织病理损害,JC1染色检测肺组织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调控线粒体自噬关键性蛋白PINK1、Parkin的水平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随着PQ中毒时间的延长,PQ中毒大鼠肺纤维化病理评分升高,肺组织JC1红绿荧光比降低,PINK1及Parkin蛋白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PQ组比较,环孢素A组大鼠肺组织肺纤维化病理评分、PINK1及Parkin蛋白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C1红绿荧光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孢素A可通过影响PINK1/Parkin蛋白,减轻百草枯中毒引起的线粒体自噬,改善肺纤维化。
    75  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研究
    阎燕
    2016, 28(4).
    [摘要](2251) [HTML](0) [PDF 0.00 Byte](271)
    摘要:
    76  基于2021 ESC指南对儿童急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述评
    沈兴,庄媛,李佳芩,王胤粟,禄子薇,毛晓燕,迂艳红
    2022(5):625-632+638.
    [摘要](98) [HTML](0) [PDF 1.19 M](271)
    摘要:
    儿童心力衰竭(HF)发病率高,是很多心脏或非心脏疾病的终末状态,也是儿科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由于心脏移植和器械治疗在儿童这个特殊群体使用受限,因此儿童HF的药物治疗就显得更为重要。但由于在儿童开展药物前瞻性临床试验存在重大障碍,使得大多数对儿童HF药物治疗的推荐都是从成人研究中延伸出来。2021年8月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发布了新版的《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提出了成人HF治疗中较多的新的药物治疗改变。故本文结合临床实践、新近发布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及新指南,评述儿童HF已经使用或即将可能使用的新药,以期为儿童HF的治疗提供参考。
    77  血浆LDH与胸腔积液ADA的比值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
    蒋莉 周秋曦 何朗 王波 范昌碧 董琼
    2018, 30(1):31-34.
    [摘要](1089) [HTML](0) [PDF 0.00 Byte](267)
    摘要:
    【摘要】 目的 研究血浆乳酸脱氢酶(LDH)与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比值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7年5月就诊的357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液、胸腔积液的LDH水平,血浆LDH与胸腔积液ADA比值。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浆LDH和血浆LDH与胸腔积液ADA比值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和类肺炎性积液患者。血浆LDH与胸腔积液ADA比值的临界值>15时,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095(95%CI 091099),特异度为094(95%CI 085098)。阳性似然比为361(95%CI 103897),而阴性似然比为003(95%CI 001017)。结论 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血浆LDH和血浆LDH胸腔积液ADA比值可以更早地区分胸腔积液的良恶性。血浆LDH与胸腔积液ADA比例的临界值>15时,预测恶性渗出性胸腔积液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78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探索与前景
    刘毅
    2016, 28(11):1481-1484.
    [摘要](2226) [HTML](0) [PDF 0.00 Byte](264)
    摘要:
    自身免疫病是一类免疫应答异常激活,自身免疫耐受失衡的异质性疾病。目前治疗仍以传统药物为主,难以根治,且有较多毒副作用。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群具有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可从骨髓和其他组织中成功分离出来,通过分泌调节分子和细胞-细胞直接接触,调节免疫,诱导免疫耐受。因此,MSCs逐渐成为自身免疫病细胞治疗的理想来源。近年来,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证实了MSCs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结合本科室研究成果,就MSCs的免疫调节特性和MSCs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症(SSc)和类风湿关节炎(RA)的研究成果做一述评并提出展望。
    79  《西部医学》2017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
    本刊编辑部
    2016, 28(11):1619-1619.
    [摘要](2011) [HTML](0) [PDF 0.00 Byte](264)
    摘要:
    80  原发性胃癌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的药物治疗方案研究
    杨皓
    2016, 28(4).
    [摘要](1273) [HTML](0) [PDF 0.00 Byte](263)
    摘要:
    81  基于β2AR2/βarrestin2/NFκB通路的地佐辛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作用及机制
    闫照虹,喻倩,李娟,张芳芳,刘伟娜
    2022, 34(1):9-15.
    [摘要](69) [HTML](0) [PDF 1.68 M](263)
    摘要:
    目的 探讨地佐辛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β抑制蛋白2(β-arrestin2)/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及心肌凋亡的影响。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MIRI组),地佐辛高、中、低剂量组(20、10、5 mg/kg),每组12只。地佐辛各剂量组在造模前30 min经股静脉注射相应剂量的地佐辛,Sham组和MIRI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采用手术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大鼠MIRI模型。再灌注2 h后,检测各组大鼠心率(HR)、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LVEDP),评价心脏功能;并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HE染色观察左心室组织学变化;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计算凋亡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Bcl-2、Bax、Caspase-3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β2AR、β-arrestin2、IκBα、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心肌组织病理学可见,Sham组心肌纤维完整、排列整齐,MIRI组心肌严重受损,局部肌纤维横纹消失,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Sham组相比,各治疗组明显好转。与Sham组相比,MIRI组大鼠HR、LVSP、Bcl-2/Bax比值、心肌组织β2AR、β-arrestin2、IκB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各治疗组较MIRI组明显升高(均P<0.05);与Sham组相比,MIRI组LVEDP、血清CK、CK-MB、TNF-α、IL-6水平、心肌组织Bcl-2、Bax、Caspase-3、NF-κB p65蛋白表达、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各治疗组较MIRI组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 地佐辛可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对MIRI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β2AR、β-arrestin2、IκBα的表达,降低NF-κB p65表达有关。
    82  不同性别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影响因素研究
    张鑫
    2016, 28(3).
    [摘要](2109) [HTML](0) [PDF 0.00 Byte](262)
    摘要:
    83  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筛检颅内感染致脓毒症的效力评价
    王浩宇
    2016, 28(12):1664-1668.
    [摘要](2114) [HTML](0) [PDF 0.00 Byte](262)
    摘要:
    目的 评估简单快速易获得的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估(quick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qSOFA)评分能否有效筛检颅内感染性疾病所致的脓毒症。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2016年5月31日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就诊的颅内感染性疾病病例,按照最新的脓毒症诊断标准Sepsis3.0,将其分为脓毒症组及非脓毒症组。比较两组间一般资料与qSOFA评分有无差异,以ROC曲线评估qSOFA筛查颅内感染性疾病所致脓毒症患者的效力。结果 纳入颅内感染性疾病患者186例,其中脓毒症组108例(58.1%),非脓毒症组78例(41.9%),脓毒症组的qSOFA值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P<0.01)。当以qSOFA值2为截断值时,对颅内感染性疾病致脓毒症初筛的敏感度仅为39.8%,特异度为98.7%,阳性预测值(PPV)为97.7%,阴性预测值(NPV)为54.2%; 以q SOFA值1为截断值,qSOFA对颅内感染性疾病所致脓毒症初筛的敏感度为88.0%,特异度为75.6%,PPV为83.3%,NPV为82.0%。结论 颅内感染所致脓毒症的发病率为58.1%,脓毒症组的qSOFA值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可以考虑使用qSOFA值作为早期筛查颅内感染所致脓毒症的工具; qSOFA≥1筛检颅内感染性疾病所致脓毒症的效力比qSOFA≥2高,是否将qSOFA≥2作为筛检颅内感染性疾病所致脓毒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84  PDE5抑制剂与黑色素瘤风险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陈红英,许乃馨,黄引,曹德宏,董强,魏强
    2022, 34(2):309-312.
    [摘要](72) [HTML](0) [PDF 520.65 K](260)
    摘要: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5抑制剂)是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首选药物,其通过选择性抑制PDE5的活性,减少cGMP的降解,扩张阴茎海绵体血管,从而维持男性勃起反应。目前,部分基础研究表明PDE5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可能会影响皮肤细胞的信号通路,导致患者黑色素瘤的风险增加。此外,较多临床研究也对PDE5抑制剂和黑色素瘤发病风险的相关性进行了评估,但目前尚未得出明确一致的结论。本文就上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85  《西部医学》2017年订阅启事
    本刊编辑部
    2016, 28(12):1672-1672.
    [摘要](2085) [HTML](0) [PDF 0.00 Byte](258)
    摘要:
    <正>欢迎订阅2017年《西部医学》杂志,全年一套(12期)180元。可在当地邮政局订购(邮发代号:62-243); 海外发行代号:BM 2902; 也可转账到编辑部订购(户名:西部医学编辑部,开户行:中国民生银行成都锦江支行; 账号:2021 0144 0000 0016),本刊编辑部随时接受订购、补订及增订业务。
    86  舒芬太尼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炎症及疼痛介质的影响
    袁卫国 李林佶 冯麟 谢颖 罗栩伟
    2017, 29(11):1507-1510.
    [摘要](1078) [HTML](0) [PDF 0.00 Byte](257)
    摘要:
    【摘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炎症介质和疼痛介质的影响,为有效控制骨折疼痛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选择不同的止疼药物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5例患者使用舒芬太尼,对照组23例患者使用芬太尼,在术后24h和3d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介质因子白细胞介素2、6、10(IL2、IL6、IL10)及疼痛介质血清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GE2)的变化。结果〓①术后24h和3d时两组患者的IL2、IL6、IL10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而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②术后观察组患者的5HT、NO、PGE2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骨折患者术后采用舒芬太尼镇痛可使患者的炎症介质和疼痛介质明显的降低,镇痛效果显著,维持机体内细胞因子的相对平衡,对减少术后应激反应有积极的作用。
    87  近日钟基因Clock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
    江舟
    2018, 30(6):794-797+802.
    [摘要](905) [HTML](0) [PDF 0.00 Byte](257)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近日钟基因Clock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 收集临床确诊的心肌缺血患者120例为心肌缺血组;同时收集临床体检健康人群78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普通PCR、凝胶电泳、单碱基引物延伸法基因分型(SnapShot)等方法检测Clock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3840267, rs3749474和 rs1402963)在心肌缺血组和健康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并分析其与心肌缺血的关系。 结果 Clock基因rs3840267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心肌缺血组和健康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s3749474和rs1402963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心肌缺血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ock基因rs3840267位点多态性与心肌缺血存在关联。
    88  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和评估
    曹钰 李东泽
    2017, 29(12):1633-1636.
    [摘要](1335) [HTML](0) [PDF 0.00 Byte](255)
    摘要:
    【摘要】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 AAD)是急诊常见心血管疾病中的急危重症, 及时的药物和(或)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AAD患者的预后。因此, 急诊医师早期诊断和识别危重AAD患者为其接受针对性的治疗和改善预后争取时机, 显得至关重要。目前, AAD的急诊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虽有进展, 但仍然难以获得理想的急诊诊断和评估的工具。本文就目前AAD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评述, 以供基础与临床研究参考借鉴。
    89  贵州小型猪血压及靶器官损害评价
    韦舒杰
    2016, 28(3).
    [摘要](3869) [HTML](0) [PDF 0.00 Byte](254)
    摘要:
    90  尖吻蝮蛇血凝酶在成人腺样体肥大手术中的止血效果和安全性研究
    夏炎 魏宏权 杜莉 田慧 李雅莉
    2017, 29(11):1516-1519.
    [摘要](956) [HTML](0) [PDF 0.00 Byte](254)
    摘要:
    【摘要】〓目的〓评价尖吻蝮蛇血凝酶(Haemoczxoagulase Agkistrodon,HCA, 商品名:苏灵)在成人腺样体肥大手术中的止血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采取双盲和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25例,术前半小时静注尖吻蝮蛇血凝酶2U;对照组(B组)25例,术前半小时静注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模拟尖吻蝮蛇血凝酶。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血压波动范围等,并于术后第1d查凝血功能、血常规和肝功能等安全性指标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止血有效率为76%,对照组止血有效率为21%,组间术中出血量的控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血常规各指标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的ALT、TBIL、Bun、Cr及PT、TT、APTT、FIB的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吻蝮蛇血凝酶对成人腺样体肥大手术切口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和安全性。
    91  胎盘附着位置对胎盘早剥妊娠结局的影响
    周新娥 程薇 高岚 孙晓燕 魏桂花
    2017, 29(10):1441-1444.
    [摘要](1203) [HTML](0) [PDF 0.00 Byte](253)
    摘要:
    【摘要】目的 分析胎盘早剥过程中不同胎盘附着位置的临床特点及其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住院分娩的单胎胎盘早剥并行剖宫产术6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胎盘附着部位分为前壁组139例,后壁组83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两组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及母儿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前壁组入院到确诊时间(1.64±1.52) h短于后壁组(3.22±2.11)h;前壁组的术前诊断率高于后壁组(75.5% vs 61.4%);前壁组的产后出血量(523.8±114.4)ml低于后壁组(749.6±181.7)ml;前壁组的阴道出血大于1000 ml者低于后壁组(32.7% vs 47.0%),前壁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后壁组(27.7% vs 42.2%),前壁组转儿科治疗率低于后壁组(31.2% vs 4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痛、血性羊水、子宫卒中、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围产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附着后壁的胎盘早剥病例临床症状不典型,分娩前诊断低于附着前壁者,临床上应密切观察,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避免漏诊误诊,降低围产期并发症,改善母儿预后。
    92  PD150606抑制凋亡诱导因子转位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陈曾凤
    2016, 28(3).
    [摘要](2333) [HTML](0) [PDF 0.00 Byte](252)
    摘要:
    93  高压氧联合西洛他唑对糖尿病足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
    张广颖 罗文英 祖永刚 王成玉 郭莹辉 张丹丹
    2017, 29(10):1397-1400+1405.
    [摘要](1261) [HTML](0) [PDF 0.00 Byte](252)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西洛他唑对糖尿病足患者血小板平物体积(MPV)、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液粘滞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期间70例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作为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5名,对照组仅予以西洛他唑治疗,观察组联合高压氧及西洛他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参数、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液粘滞度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Plt、MPV、PDW及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PV、PDW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G(M)%、PAG(1’)%、血浆比粘度(100s)、βTG、PF4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PAG(M)%、PAG(1’)%、血浆比粘度(100s)、βTG、PF4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西洛他唑可有效降低血小板参数水平、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血液粘滞度,对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94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面颈部大面积瘢痕的临床疗效
    冯登超;
    2016, 28(4).
    [摘要](1707) [HTML](0) [PDF 0.00 Byte](251)
    摘要:
    95  普外手术对HIV感染患者临床及免疫学影响
    赵勇 魏国 何永 华欣 蔡琳 何盛华
    2018, 30(1):59-63.
    [摘要](878) [HTML](0) [PDF 0.00 Byte](251)
    摘要:
    【摘要】 目的 观察普外手术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不同免疫缺陷程度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HIV统计阳性(HIV+组)500例与同期HIV阴性(HIV-组)350例行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850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新发机会性感染等指标。并检测其术前1天(D0)、术后1周(D7)、术后1月(D30)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计数;各自计算D7、D30两次CD4计数相对于D0百分比D7/D0(%)、D30/D0(%). 并根据D0的CD4计数分层(组), Ⅰ≥500>Ⅱ≥200>Ⅲ≥0. 采用SPSS180软件包分析各组之间及每组内前后差异。结果 HIV+与HIV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IV+与HIV两组患者在一、二级手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三、四级手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IV+患者中CD4>200与CD4<200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部三次检测CD4计数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和组别两个因素之间有交互效应(P<005)。结论 HIV+组较HIV-组患者术后更易出现感染,且HIV+组患者中手术创伤越大,术后感染并发症越高。因此,术前应全面评价患者的手术适应症,术前可先提高患者免疫力,减少患者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治疗的安全性及成功率。
    96  黄连素抑制直肠癌SW480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彭洪 林中超 彭明沙 祝秀华 刘娟
    2018, 30(2):182-186.
    [摘要](1060) [HTML](0) [PDF 0.00 Byte](251)
    摘要:
    【摘要】目的 观察黄连素抑制直肠癌SW480细胞增殖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治疗组用不同浓度的黄连素(0μmol/L、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150μmol/L、200μmol/L)干预SW480细胞株。MTT比色法观察最佳作用浓度及细胞增殖效果。结果显示最佳作用浓度为150μmol/L。后续实验治疗组SW480细胞用150μmol/L黄连素干预48小时, 对照组用RPMI1640培养基。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SW480细胞的细胞周期, Annexin V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中Livin、YKL40、AKT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促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水平。结果 黄连素干预SW480细胞后对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SW480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期并伴有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加。Livin、YKL40、AKT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并且黄连素可明显抑制YKL40/AKT/Cyclin D1信号通路和SW480细胞中Ang2的表达水平。结论 黄连素能有效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 其作用机制包括下调YKL40/AKT/Cyclin D1信号通路从而使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期, 通过降低Livin蛋白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并可下调Ang2的表达抑制血管生成。
    97  微小RNA对结肠癌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程钧 李汛
    2018, 30(1):154-156.
    [摘要](823) [HTML](0) [PDF 0.00 Byte](250)
    摘要:
    【摘要】 结肠癌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与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相关研究表明,微小RNA对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具有调控作用,且微小RNA的异常表达与结肠癌的进展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微小RNA对结肠癌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98  微生态制剂联合低聚果糖治疗对抗生素诱发腹泻患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杨大亮 罗丹 王蓉
    2017, 29(10):1389-1392+1396.
    [摘要](875) [HTML](0) [PDF 0.00 Byte](249)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口服二甲双胍控糖效果不佳糖尿病患者起始胰岛素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口服二甲双胍控糖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3组,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分别联用西格列汀、起始剂量10 U/d胰岛素、起始剂量15 U/d胰岛素分别作为A组、B组、C组,治疗期间均根据血糖控制情况调整用药剂量,达到并维持空腹血糖≤56 mmol/L。记录3组血糖达标率、达标时间、低血糖反应;计算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体重差值,统计三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本研究中A组5例脱落,B组7例脱落,C组8例脱落。3组患者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A组、B组(P<005),但A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FPG、2hPG、HbA1c、HOMAIR均下降,FINS上升,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后BMI、体重差值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二甲双胍控糖效果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西格列汀、甘精胰岛素均可获得理想的降糖效果,且加大基础甘精胰岛素方案起始用药剂量可缩短血糖达标时间,但西格列汀在控制体重上更具优势。
    99  全身性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对AECOPD系统性炎症反应水平的影响
    张毅 朱涛 于化鹏
    2018, 30(1):52-55.
    [摘要](2424) [HTML](0) [PDF 0.00 Byte](249)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的不同给药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按入选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150例AECOPD患者(B和C级)分为静脉组、口服组及吸入组,每组各5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化痰以及维持酸碱平衡等的常规治疗。分别记录1d和7d时患者动脉血气指标(PO2和PCO2)、肺功能指标(FVC、FEV1和FEV1/FVC)、血炎症介质(CRP、TNFα、IL5、IL6和IL10)水平。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7d后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和血炎症介质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三组之间CRP、TNFα、IL5、IL6和IL10以及FVC、PaO2、PaCO2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静脉组治疗7d后FEV1%、FEV1/FVC水平改善较其他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口服组及雾化吸入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雾化吸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口服组和静脉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静脉组与口服组之间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全身与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AECOPD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肺功能及炎症水平,且静脉甲泼尼龙效果稍优于口服泼尼松和吸入布地奈德,但吸入激素的不良反应更少更安全。临床可对不同患者应采用不同的治疗药物及方法。
    100  超声心动图对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评价
    康彧 王竞 沙晓溪 康佳 胡敏 王渠 张嬿
    2017, 29(10):1461-1464+1468.
    [摘要](1222) [HTML](0) [PDF 0.00 Byte](248)
    摘要:
    【摘要】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中青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左心室功能。 方法 纳入34~49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73例。根据HbA1c水平分为T2DMⅠ组(HbA1c<7%)40例和T2DMⅡ组(HbA1c>7%)33例,另纳入正常对照组35例。常规测量心腔大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二尖瓣前向血流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峰值流速比值(E/A)。应用超声心动图脉冲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TDI)技术分析上述3组人群左心室E/e’ 和Tei指数;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 STI)分析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GLS)。 结果 传统指标LVEF和E/A在评价中青年T2DM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方面,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E/e’:T2DMⅠ组与T2DMⅡ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1),T2DMⅡ组较T2DMⅠ组受损更严重(P<0.05)。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 GLS:T2DMⅠ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Ⅱ组较T2DMⅠ和正常对照组均减低(P<0.05)。左心室整体功能指标Tei指数:T2DMⅠ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T2DMⅡ组较T2DMⅠ和正常对照组均增高(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指标E/e’、Tei指数和GLS可早期检出血糖控制不佳中青年T2DM患者亚临床左心室功能减低,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先于收缩功能。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西部医学》编辑部     蜀ICP备18038379号-4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小天竺街75号财富国际18F-1号    邮政编码:610041
    电话:028-85570072/85588403    E-mail:xbyxqk@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