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检查规范专家共识》评述

      2022(4):469-474.

      摘要 (172) HTML (0) PDF 1.88 M (11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以心肌肥厚为特征的心肌疾病,早期精准诊断是临床决策和预防猝死的关键。国内心血管超声专家撰写的《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检查规范专家共识》详细介绍了HCM的定义和流行病学、组织病理和病理生理改变、典型超声心动图表现、诊断要点和注意事项以及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在HCM诊断中的应用。为了让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超声医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专家共识,本文对专家共识的要点进行梳理与评述。

    • miR-98靶向EZH2调控下咽癌细胞转移及其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2022, 34(4):475-481.

      摘要 (109) HTML (0) PDF 3.14 M (3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miR-98在下咽癌Fadu细胞中的表达及其调控癌细胞转移及其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10月~2021年1月临床确诊下咽癌患者的35例下咽癌组织及其28例癌旁正常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98、EZH2其mRNA表达。通过转染技术下调miR-98表达,分别利用CCK-8法、Transwell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人下咽癌Fadu细胞的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质转化能力。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TargetScan分析miR-98的下游调控靶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一步检测miR-98和EZH2之间的关系。通过转染技术下调EZH2表达,分析下调EZH2对Fadu细胞增殖、侵袭和EMT的影响。同时上调miR-98与EZH2表达,检测过表达miR-98通过EZH2对Fadu细胞转移及EMT的影响。下调或过表达EZH2后,Western blot检测Fadu细胞内JAK、p-JAK、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量。利用抑制剂AG490作用Fadu细胞,通过转染技术上调EZH2表达,检测Fadu细胞增殖、侵袭和EMT能力。结果 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下咽癌组织中miR-98表达明显降低(P<0.01),EZH2表达明显上升(P<0.01)。下调miR-98促进了Fadu细胞的增殖、侵袭与EMT;miR-98靶向EZH2,和EZH2具有负调控关系;上调miR-98通过EZH2抑制了Fadu细胞的增殖、侵袭与EMT;下调EZH2抑制了Fadu细胞转移和EMT;上调EZH2激活了Fadu细胞内JAK/STAT3通路,且抑制剂AG490作用Fadu细胞能明显抑制过表达EZH2对Fadu细胞增殖、侵袭和EMT的上调作用。结论 miR-98靶向EZH2激活JAK/STAT3通路调控下咽癌细胞转移及其上皮-间充质转化。

    • 脑胶质瘤细胞外泌体对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机制

      2022, 34(4):482-487.

      摘要 (125) HTML (0) PDF 1.98 M (3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细胞外泌体对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差速离心法提取人脑胶质瘤细胞U373和U87以及脑胶质细胞HEB所分泌的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结构,Western blot鉴定外泌体标志蛋白;将0.2 μg/μL的外泌体和等体积PBS分别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共孵育,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小管形成实验检测体外血管生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Bax、Caspase3、Caspase9、VEGF、VEGFR2的表达及AKT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提取的外泌体符合其特征;相比于PBS组,与HEB-exo共孵育后,HUVECs增殖、迁移、小管形成、细胞凋亡均无显著变化(P>0.05);而与U373-exo和U87-exo共孵育后HUVECs增殖、迁移、小管形成能力均显著提高(P<0.05);细胞凋亡水平显著降低(P<0.001),Bax、Caspase3、Caspase9表达显著下降(P<0.001),VEGF、VEGFR2的表达以及AKT的磷酸化水平显著提高(P<0.001)。结论 脑胶质瘤细胞外泌体能够激活调控VEGF/AKT信号通路而促进血管新生。

    • TIC参数定量评估强力霉素改善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期肾再灌注损伤

      2022, 34(4):488-492+497.

      摘要 (71) HTML (0) PDF 1.92 M (3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在评估强力霉素改善失血性休克复苏期肾再灌注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24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失血性休克再灌注组(HS-RI组)和强力霉素干预组(Dox组),每组8只。造模结束24 h后行超声造影检查,获TIC及达峰时间(TP)、平均渡越时间(MTT)、峰值强度(Peak)、曲线下面积(AUC)定量参数;造影结束后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肌酐(Crea)及尿素氮(Urea)水平;处死大鼠取肾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 与Sham组比较,HS-RI组Peak和AUC值增加,TP和MTT延长(P<0.05),肾脏组织损伤明显,Crea和Urea水平升高明显(P<0.05);强力霉素干预后,Peak和AUC值降低,TP和MTT缩短(P<0.05),肾脏组织损伤改善,Crea和Urea水平降低(P<0.05)。TP、MTT、Peak、AUC与Crea、Urea、MMP-2、MMP-9及TNF-α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TIC参数可早期、敏感地监测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期药物干预前后肾皮质灌注的变化情况,TP、MTT和AUC有一定参考价值。

    • NSCLC患者基因突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2022, 34(4):493-497.

      摘要 (98) HTML (0) PDF 1.06 M (4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Runx3和间质上皮转化因子(Met)突变与其病理分型、TNM分期及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4年2月~2016年8月我院经手术途径留取新鲜肿瘤标本96例。对新鲜肿瘤样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GFR、Runx3和Met表达,并通过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组织样本中EGFR、Runx3和Met基因突变情况。生存期随访时间从病例确诊至2019年12月31日。研究NSCLC患者EGFR、Runx3和Met表达、突变情况与其病理分型、TNM分期及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 Runx3表达与分期、复发转移有关(P<0.05);Met表达与分期、组织学分型有关(P<0.05)。EGFR突变与组织学分型、生存时间有关(P<0.05);Runx3突变与患者组织学分型、分期、复发转移、生存时间有关(P<0.05);EGFR、Runx3突变均与患者生存时间呈正相关(P<0.05);Runx3的表达及突变与患者复发转移呈正相关(P<0.05);Met突变情况与患者组织学分型、分期、复发转移、生存时间、病理分化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EGFR突变可与Runx3、Met突变共存,Met突变率较低。EGFR与Runx3的突变有望成为NSCLC患者组织学分型、判断预后的潜在指标,为实施精准治疗提供理论支撑。

    • 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对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脏修复作用

      2022, 34(4):498-503.

      摘要 (45) HTML (0) PDF 1.77 M (3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用于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心肌修复的有效性,并阐明其改善心脏功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诱导多能干细胞并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心肌梗死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和细胞移植两组,正常SD大鼠为对照组,每组10只。建模成功后,心肌梗死组和细胞移植组分别在心肌梗死边界附近的3个点注射30 μL的生理盐水和分化心肌细胞,对照组行开胸手术,不结扎冠状动脉;在第7、14和28天时通过心脏彩超和有创血流动力学测量心功能;第28天时RT-PCR检测组织衰老指标,Masson染色法评估梗死面积的大小和免疫组化检测梗死边缘区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28天时,与心肌梗死组相比,细胞移植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及最大正负左室内压力变化速率(±dP/dt)明显改善(均P<0.05);细胞移植组的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心肌梗死组,而毛细血管生成明显多于心肌梗死组(P<0.05);心肌梗死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内皮细胞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移植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可通过旁分泌作用改善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的心脏功能。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定量评价消炎液微创治疗非压迫性腰椎神经根炎

      2022, 34(4):504-508.

      摘要 (52) HTML (0) PDF 1.30 M (5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利用消炎液微创治疗腰椎非压迫性神经根炎的动物实验方法,并运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其疗效进行定量评价。方法 将6只巴马小型猪分为两组,通过CT导向下于L2~3、L3~4及L4~5神经根旁硬膜外注入自体髓核组织造模。造模后14天,实验组神经根旁注入10 mL消炎液治疗,对照组注入10 mL生理盐水。两组治疗后3、7、14天各取1只实验猪处死,解剖相应神经根行TNF-α蛋白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造模前、治疗前、神经根取材前均行DTI检查。比较两组造模前、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点神经根FA值变化及治疗后神经根TNF-α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造模后两组神经根FA值均减小(均P<0.05);实验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神经根FA值回升(P<0.05),而对照组无变化(P>0.05);实验组相应神经根FA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治疗后7、14天神经根TNF-α蛋白含量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点无变化(P>0.05)。结论 消炎液微创治疗腰椎非压迫性神经根炎有效,并能用DTI进行评价。

    • 法舒地尔通过Nrf2/ARE和NF-κB途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作用

      2022, 34(4):509-515.

      摘要 (23) HTML (0) PDF 1.60 M (3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法舒地尔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SPF级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法舒地尔低剂量组、法舒地尔高剂量组,每组12只。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给药8周后,测定大鼠空腹血糖和体重;Eddy热板法检测热缩腿潜伏期(TWL);Von Frey实验检测压力-缩腿阈(PWT);Randall Selitto〖JP2〗实验检测机械性痛觉超敏(MWT);双极针电极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检测坐骨神经病理学变化;试剂盒检测MDA、GSH、SOD、IL-1β、IL-6和TNF-α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Nrf2、HO-1、p-p65和p65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坐骨神经轴突数量、TWL、MWT、PWT、MNCV和SNCV显著降低(P<0.05),血糖、MDA、IL-1β、IL-6和TNF-α含量以及p-p65/p65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GSH、SOD含量以及Nrf2和HO-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法舒地尔低剂量组和法舒地尔高剂量组大鼠体重、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坐骨神经轴突数量、TWL、MWT、PWT、MNCV和SNCV显著升高(P<0.05),MDA、IL-1β、IL-6和TNF-α含量以及p-p65/p6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GSH、SOD含量以及Nrf2和HO-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法舒地尔可能通过激活Nrf2/ARE途径和抑制NF-κB途径在DPN大鼠中发挥保护作用。

    • 二甲双胍与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上皮-间充质转化之间的关系

      2022, 34(4):516-519+524.

      摘要 (40) HTML (0) PDF 1.95 M (3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在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之间的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0、10、20、40 mmol/L)的二甲双胍处理胃癌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处理组(10、20、40 mmol/L)。采用CCK8试剂检测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处理的胃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二甲双胍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 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水平。结果 CCK8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二甲双胍处理组随浓度增加增殖活性显著降低,呈浓度依赖(F=22.65,P=0.0003)。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二甲双胍处理组随浓度增加迁移率显著降低,呈浓度依赖(F=27.22,P<0.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处理组E-cadherin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64.82,P<0.0001),vimentin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11.28,P=0.003)。结论 二甲双胍能够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其在胃癌转移中发挥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

    • Twinfilin-1过表达缓解镉诱导肾细胞重金属中毒及凋亡

      2022, 34(4):520-524.

      摘要 (37) HTML (0) PDF 1.97 M (4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细胞骨架调控蛋白Twinfilin-1过表达对镉诱导肾细胞重金属中毒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猪肾细胞LLC-PK1,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pc DNA空载体组、模型+Twinfilin-1过表达组,以8 μmol/L镉处理细胞24 h建立重金属中毒模型。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和蛋白印迹实验检测Twinfilin-1的表达,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蛋白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9)]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winfilin-1 mRNA及蛋白水平、细胞增殖能力、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凋亡率、Bax/Bcl-2、cleaved cas9/cas9及cleaved cas3/cas3水平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模型+Twinfilin-1过表达组Twinfilin-1 mRNA及蛋白水平、细胞增殖能力、线粒体膜电位增加,细胞凋亡率、Bax/Bcl-2、cleaved cas9/cas9及cleaved cas3/cas3水平降低(P<0.05),而模型组+pc DNA空载体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Twinfilin-1过表达可能通过下调凋亡关键因子Bax/Bcl-2水平,抑制Caspase3、9的活化,减少细胞凋亡,维持正常线粒体膜电位,从而保护镉诱导肾细胞重金属中毒。

    • p38MAPK介导的TGF-β1与BMP-7在泡型肝包虫病纤维化中的表达

      2022, 34(4):525-529.

      摘要 (40) HTML (0) PDF 1.52 M (3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p38、TGF-β1、BMP-7在泡型肝包虫病患者中不同纤维化程度肝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7年9月~2018年11月青海省人民医院包虫病区确诊的40位泡型肝包虫病患者术后切除肝组织,采集部位为距病灶边缘、距病灶2 cm内、距病灶>2 cm的肝脏组织。根据HE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按照knodell肝纤维化评分标准,将不同部位的标本纤维化分级,通过RT-PCR检测p38、TGF-β1和BMP-7在各级纤维化组中的表达。结果 TGF-β1在S1、S2及S3组中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38在S1、S2及S3组中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P-7在S、S2及S3组中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38与TGF-β1的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566,P<0.01)。BMP-7与TGF-β1的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r=-0.349,P<0.05)。结论 TGF-β1可通过p38MAPK介导通路转导TGF-β1生物信号而发挥促纤维化生物效应;BMP-7在泡型肝包虫纤维化肝组织中异常表达与TGF-β1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动态平衡关系,表达失衡可能加剧泡肝纤维化的演化发展。

    • 慢病毒介导的FLOT2基因沉默影响结肠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2022, 34(4):530-535.

      摘要 (37) HTML (0) PDF 1.72 M (3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干扰FLOT2表达的慢病毒载体,探讨抑制FLOT2表达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通过qRT-PCR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人结肠癌LoVo、SW480及HT29细胞FLOT2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癌细胞FLOT2表达。将含FLOT2 siRNA的慢病毒载体转染结肠癌LoVo细胞和SW480细胞。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的细胞FLOT2表达。MTT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小室、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凋亡率、侵袭迁移能力及PCNA、cleaved caspase3、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水平。结果结直肠癌组织FLOT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三个结肠癌细胞FLOT2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在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P<0.05)。LoVo细胞和SW480细胞转染FLOT2 siRNA慢病毒载体后,FLOT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可明显降低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促进细胞凋亡,下调PCNA和Vimentin表达,上调cleaved caspase3和E-cadherin(P<0.05)。结论抑制FLOT2表达可明显降低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CNA、cleaved caspase3、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有关。

    • 双靶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及MRI参数变化

      2022, 34(4):536-541.

      摘要 (30) HTML (0) PDF 1.73 M (4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双靶新辅助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及磁共振成像(MRI)参数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于本院收治的112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TCH组[曲妥珠单抗(H)+多西他赛(T)+卡铂(C)]和TCHP组[曲妥珠单抗(H)+帕妥珠单抗(P)+多西他赛(T)+卡铂(C)],各56例。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MRI检查疗效、病理疗效和1年生存率;比较不同疗效患者的MRI检查结果;采用ROC曲线分析MRI各序列参数对HER-2阳性乳腺癌病理完全缓解(pCR)的预测价值;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分析不同疗效患者的1年生存率曲线。结果TCHP组的MRI检测有效率高于TCH组(P<0.05);TCHP组的病理检测有效率高于TCH组(P<0.05)。非pCR与pCR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肿瘤最大长径、EER、TIC、强化模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DC值、肿瘤最大长径、EER预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pCR的AUC为0.891(95%CI:0.818~0.942),且联合预测的AUC高于单一预测(P<0.05)。TCHP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高于TCH组(χ2=4.192,P=0.041)。结论TCHP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疗效良好,1年生存率高,安全性强,联合ADC值、肿瘤最大长径、EER进行评估,可有效提高患者pCR的预测价值。

    • 经颅磁刺激对轻度认知障碍的疗效及局部神经活动的调节

      2022, 34(4):542-547.

      摘要 (36) HTML (0) PDF 2.65 M (3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结合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认知功能的治疗效果及对局部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7年5月~2018年12月南充市各社区符合诊断标准MCI受试者共29例,分为Sham组12例与rTMS组17例。rTMS组给予右侧背外侧前额叶区(DLPFC)为期10天的高频rTMS治疗;Sham组刺激参数与rTMS组完全相同,但线圈不能产生真实有效刺激。两组受试者在治疗前1天及治疗后当天均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估及rs-fMRI数据采集。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内及组间在MMSE、MoCA评分、局部一致性(ReHo)的变化及差异情况;进一步分析治疗前后有差异脑区的ReHo值改变量与MMSE、MoCA评分改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rTMS组治疗后MMSE、MoCA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Sham组治疗后MoCA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而MMSE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rTMS组MMSE量表评分改变量优于Sham组(P=0.048);与治疗前相比,rTMS组治疗后ReHo值增加的脑区包括左侧顶叶、中央前后回、额下回,右侧楔前叶、角回,双侧中扣带回、后扣带回、枕叶、小脑;ReHo值降低的脑区包括左侧缘上回,右侧辅助运动皮层、额中回、额上回、颞上回、中央沟盖区;rTMS组治疗前后左侧额下回ReHo值改变量与MMSE量表评分改变量呈明显正相关(r=0.662,P=0.005)。结论 高频rTMS刺激MCI患者右侧DLPFC可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并可改善相关脑区的局部神经活动。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缝合止血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和性激素水平与基质血流的影响

      2022, 34(4):548-551.

      摘要 (39) HTML (0) PDF 1.05 M (3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缝合止血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性激素水平及基质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者106例,根据患者术中止血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电凝止血)51例和观察组(缝合止血)55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卵巢储备功能[窦状卵泡数目(AFC)、患侧卵巢动脉收缩期时峰值血流速度(PSV)]、性激素水平[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基质血流[卵巢基质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舒张期最低流速(EDV)、收缩期与舒张末期的血流速度比值(S/D)]及应激指标[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手术前两组卵巢储备功能、性激素水平及基质血流、应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对照组AFC降低(P<0.05),观察组AFC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SV均降低,观察组AFC、PSV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FSH、L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PI、RI、EDV均降低,S/D增加(P<0.05),而观察组PI、RI、S/D低于对照组,EDV值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Cor、ACTH、NE高于手术前,其中观察组Cor、ACTH、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缝合止血可保护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稳定卵巢基质血流,缓解应激反应,为理想的止血方式。

    • 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择期剖宫产孕妇血清促炎因子及循环稳定性的影响

      2022, 34(4):552-555.

      摘要 (25) HTML (0) PDF 1.05 M (4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择期剖宫产孕妇循环稳定性和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2017年4月~2018年8月我院98例行全身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产妇的临床资料,按是否选择七氟醚吸入麻醉分为七氟醚组(n=52)与对照组(n=46)。比较两组术前(T0)、切皮时(T1)、出胎时(T2)、拔管后(T3)产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测定手术前后产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Ⅱ(sTNFRⅡ)等促炎因子,记录两组新生儿血气指标及阿普加评分(Apgar)的变化,比较产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与T0点比较, T1~T2点两组SBP、DBP均下降(P<0.05),七氟醚组T1~T2点SBP、DBP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脐血各血气指标及新生儿娩出不同时间Apgar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产妇促炎各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对照组IL-6、TNF-α、sTNFRⅡ水平高于七氟醚组(P<0.05);两组母婴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术中维持对全麻下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对应激引起的细胞因子释放抑制更明显,且对新生儿无负面影响,安全可行。

    • 血清激活素A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分析

      2022, 34(4):556-560.

      摘要 (38) HTML (0) PDF 1.06 M (2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激活素A(ACT-A)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0年1月~8月于我院住院确诊的71例RA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病例组和对照组ACT-A水平,并根据RA患者ACT-A上下四分位数(25%,75%)分为ACT-A低水平组(<27.54 ng/mL)、 中等水平组(27.54~39.14 ng/mL)及高水平组(>39.14 ng/mL),比较三个亚组间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并分析ACT-A与RA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之间相关性。结果 RA患者血清ACT-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压痛数、DAS28在ACT-A高水平组明显高于中等水平组及低水平组,关节肿胀数在高水平组高于低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A患者血清ACT-A水平与关节压痛个数、关节肿胀个数、DAS28呈正相关(r分别为0.678、0.452、0.575,P<0.05),与年龄、病程、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速度(ESR)、IgA、IgM、IgG、IgE、补体C3、补体C4无相关性(P>0.05)。结论 血清ACT-A在RA患者中高表达,与RA患者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DAS28呈正相关,可作为RA病情活动的参考指标。

    • 非痴呆2型糖尿病患者总体认知功能、执行功能与血糖控制水平相关性

      2022, 34(4):561-565.

      摘要 (45) HTML (0) PDF 1.08 M (5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非痴呆2型糖尿病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及执行功能,并从认知功能角度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最佳血糖控制水平。方法 纳入2018年7月~2019年7月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309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及同期132例无糖尿病对照人群(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并进行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长沙版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形状连线测验(STT)、华山版Stroop色词测验(SCWT)测试,比较两组之间MMSE、MOCA、STT、SCWT的差异。T2DM组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为3个亚组,即HbA1c<7%组, 7%≤HbA1c<8%组, HbA1c≥8%组,比较3个亚组与对照组MMSE、MOCA、STT、SCWT的差异。结果 T2DM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MOCA分值低于对照组, STT-A耗时、STT-B耗时、STT耗时差值、SCWT-A耗时、SCWT-B耗时、SCWT-C耗时大于对照组,SCWT-C正确数低于对照组(P<0.05)。T2DM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总体认知功能及执行功能相关,HbA1c<7%时总体认知功能和执行功能与对照组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7%的两组MOCA及部分执行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HbA1c≥8%时有更多的执行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和HbA1c<7%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非痴呆阶段即有总体认知功能及执行功能下降,且与血糖控制水平相关,从认知功能角度,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7%,延缓认知功能恶化进展。

    • 前颞叶切除术与颞下入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疗颞叶内侧癫痫疗效对比

      2022, 34(4):566-570.

      摘要 (23) HTML (0) PDF 1.06 M (4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比皮层脑电图监测下前颞叶切除术(ATL术)与颞下入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SAH术)在颞叶内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及神经心理学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6月我院98例颞叶内侧癫痫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式不同分为ATL组53例、SAH组45例。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依据Engel’s分级统计两组癫痫控制情况,并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韦氏记忆量表(WMS)评价手术对患者神经心理学影响。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比、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用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LT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较SA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癫痫控制Engel’s分级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ALT组WAIS-RC评估中PIQ、VIQ、FIQ及WMS评估中MQ、V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AH组VIQ、MQ明显高于术前(P<0.05),且VIQ、MQ明显高于同时间点ALT组(P<0.05)。结论 ATL术或颞下入路SAH术控制颞叶内侧癫痫患者癫痫发作疗效均较好,而颞下入路SAH术在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促进言语智商及记忆商恢复方面有积极意义。

    • 特色制剂制香片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IL-6、MMP-9水平的影响

      2022, 34(4):571-574+579.

      摘要 (56) HTML (0) PDF 1.10 M (5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采用特色制剂制香片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于血清白介素(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35例骨关节炎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按照近似1:1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n=65)与观察组(n=70)。对照组采用西药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制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清IL-6、MMP-9、环氧合酶(COX-2)水平,关节功能指标,骨代谢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指标、关节功能评分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MMP-9以及COX-2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OMAC评分、Lequsene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磷以及血钙指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TRACP-5b)、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等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β-CTX、(TRACP)-5b低于对照组,BALP、BGP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关节炎患者采用特色制剂制香片治疗可有效下调血清IL-6及MMP-9水平,纠正机体骨代谢紊乱,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 疑诊肺动脉栓塞患者CT动脉成像肺动脉达峰时间的相关个体因素

      2022, 34(4):575-579.

      摘要 (44) HTML (0) PDF 1.40 M (3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疑诊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个体因素对肺动脉达峰时间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8月~2020年12月采用小剂量团注法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PA)的被检者153例,行CTPA检查前10~30 min内详细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待患者静息10~15 min后测量并记录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气管分叉层面采用小剂量团注法测算肺动脉的达峰时间。分析疑诊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个体因素与达峰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153例疑诊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肺动脉达峰时间的中位数为9.07 s,肺动脉达峰时间与患者性别、身高和体重均有相关性(均P<0.05),与年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影响疑诊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肺动脉达峰时间的主要因素是性别、身高和体重,在临床扫描实践中综合应用上述主要因素将有利于指导临床对疑诊肺动脉栓塞患者肺动脉CTA成像的精准化和个性化扫描。

    • PCV+SIMV模式与VTPC+SIMV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对比研究

      2022, 34(4):580-584.

      摘要 (55) HTML (0) PDF 1.08 M (3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压力控制+同步间歇性指令通气(PCV+SIMV)模式与容量目标压力控制+同步间歇性指令通气(VTPC+SIMV)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2月行机械通气治疗的86例NRDS患儿临床资料,其中45例经VTPC+SIMV模式通气(VTPC组),41例经PCV+SIMV模式通气(PCV组)。记录两组肺表面活性剂(PS)使用情况及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后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机械通气前及通气6 h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机械通气6、24 h呼吸力学指标[肺动态顺应性(Crs)、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呼吸指数(RI)]差异;并分析机械通气6 h后血气分析指标与呼吸力学指标的相关性;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VTPC组PS使用次数、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后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PCV组(均P<0.05)。机械通气6 h后,两组PaO2均较通气前升高(P<0.05),且VTPC组高于PCV组(P<0.05);PaCO2则较通气前降低(P<0.05),且VTPC组低于PCV组(P<0.05)。机械通气24 h后,两组Crs均较机械通气6 h后升高(P<0.05),PA-aO2、RI则较机械通气6 h后降低(P<0.05);且机械通气6、24 h后,VTPC组Crs高于PCV组(P<0.05),PA-aO2、RI低于PCV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机械通气6 h后PaO2与Crs呈正相关(P<0.05),与PA-aO2、RI呈负相关(P<0.05);PaCO2与Crs呈负相关(P<0.05),与PA-aO2、RI呈正相关(P<0.05)。VTPC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PCV组(P<0.05)。结论 在NRDS治疗中,与PCV+SIMV模式相比,VTPC+SIMV模式具有更高的疗效及安全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肺保护性通气模式。

    • 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对血清BDNF、S100β、IL-6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2, 34(4):585-589.

      摘要 (72) HTML (0) PDF 1.06 M (4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BDNF、S100β、IL-6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9年12月147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联合组(n=73)和对照组(n=74)。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丁螺环酮治疗。比较治疗1个月、2个月后,两组患者疗效、症状改善状况、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S100β蛋白(S100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MCCB评分、PSP评分的组间、时间点、组间×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后,PANSS各指标评分均依次递减,MCCB及PSP评分均依次递增,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治疗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DNF、S100β、IL-6、TNF-α水平的组间、时间点、组间×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个月、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均依次递增,S100β、IL-6、TNF-α水平均依次递减,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可有效提高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认知能力,降低机体炎症水平,不良反应少。

    • 增强超声对乳腺BI-RADS 4 类肿块的再评估价值

      2022, 34(4):590-594.

      摘要 (31) HTML (0) PDF 1.97 M (4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增强超声(CEUS)对BI-RADS 4类乳腺肿块的优化再评估作用。方法 筛选2018年9月~2020年3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4例患者180个常规超声评估为BI-RADS 4类以上的乳腺肿块,基于CEUS的增强模式特征分析并对乳腺肿块分类进行再评估调整,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评价CEUS对BI-RADS 4类以上乳腺肿块的风险再评估价值。结果 180个乳腺肿块中,恶性肿块99个,良性肿块81个。调整前BI-RADS分类对恶性肿块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1%、80.25%、86.11%、84.91%、87.84%;基于CEUS调整后的BI-RADS分类对恶性肿块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4.95%、81.48%、88.89%、86.24%、92.96%。调整后的 BI-RADS分类的ROC曲线下面积优于调整前(0.947 vs 0.900,P<0.05)。结论 结合CEUS对常规超声BI-RADS分类具有一定的优化再评估作用,能进一步明确性质,避免漏诊,亦减少不必要的活检,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超声医师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信心。

    • 超声检测健康成人四肢近端肌肉的厚度及影响因素

      2022, 34(4):595-599.

      摘要 (83) HTML (0) PDF 2.39 M (4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超声测量健康成人四肢近端肌肉厚度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同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2020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招募的18~70岁健康志愿者88例,记录受检者的性别、年龄、BMI及运动习惯。超声测量三角肌、肱二头肌、股直肌、股外侧肌的厚度。结果 双侧肱二头肌、三角肌及股外侧肌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肌肉厚度男性均大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8~45岁组股直肌、股外侧肌厚度大于46~70岁组,股直肌与股外侧肌与年龄呈负相关(r=-0.293、-0.357,P<0.05);不同BMI间肌肉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越高,肌肉厚度值越大,各肌肉厚度与BMI均呈正相关(r=0.320~0.505,P<0.05);规律运动者肱二头肌肉厚度大于少运动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检测健康成人四肢近端肌肉厚度双侧比较无明显差异,但不同部位肌肉厚度不同;四肢近端肌肉厚度受性别、年龄、BMI值及运动状态影响,不同部位肌肉影响不同,这可为常累及四肢近端肌肉的特发性炎性肌病评估肌肉厚度改变时提供诊断依据。

    • 高分辨率核磁共振在评估脑梗死患者斑块稳定性及成分的应用观察

      2022, 34(4):600-604.

      摘要 (25) HTML (0) PDF 1.70 M (3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核磁共振(HRMRI)在评估脑梗死患者斑块稳定性及成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行HRMRI的脑梗死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共130例,将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n=72),TIA患者作为对照组(n=58)。比较两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位置、斑块稳定性、动脉斑块负荷参数、坏死脂质核心、斑块内出血、纤维帽破裂及管腔狭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斑块多集中于后壁(2778%)及上壁(54.17%),对照组集中在前壁(43.10%)及下壁(34.49%);观察组不稳定性斑块的占比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腔面积(LA)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壁标准化指数(NWI)及血管重构指数(RI)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坏死脂质核心、斑块内出血及纤维帽破裂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分辨率核磁共振可清晰呈现脑梗死患者血管斑块的影像学特征,客观准确鉴定斑块的稳定性及成分,对早期评估与诊断脑梗死有重要意义。

    • 多模态超声对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2022, 34(4):605-609.

      摘要 (80) HTML (0) PDF 1.23 M (3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多模态超声在雌激素受体(ER)表达阴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不同表达状态下的乳腺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经病理证实ER阴性乳腺癌患者136例(136个病灶),HER2阳性者77例为HER(+)组,HER2阴性者59例为HER(-)组。术前分别行高频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剪切波成像(SWE)评估获得相应变量。将上述有差异的变量建立 Logistic回归模型。根据回归模型绘制ROC曲线并进行分析。结果 高频灰阶超声:两组患者病灶最大径、微钙化、肿瘤边缘“毛刺”样改变以及高回声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CDFI显像:两组患者病灶血流分布及血流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WE:两组杨氏模量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微钙化、边缘、RI、Emean、Emax均是影响免疫组化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Emax指标诊断效能最佳(AUC=0.903),其次为Emean(AUC=0.807)。结论 乳腺癌患者ER表达阴性时,HER2不同表达状况下的多模态超声特征对免疫组化分型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多层CT容积扫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

      2022, 34(4):610-614.

      摘要 (36) HTML (0) PDF 1.71 M (3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多层CT容积扫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定性鉴别中的应用,旨在为临床孤立性肺结节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彭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基线资料,入组患者均行多层CT容积扫描与三维重建技术检测,以病理检测作为金标准,对比多层CT容积扫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效能分析。结果 18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经病理组织诊断为良性结节142例(78.89%),恶性结节38例(21.11%)。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患者血容量、增强峰值、表面通透性水平较高,灌注峰值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多层CT容积扫描参数水平作为检验变量,将孤立性肺结节性质作为状态变量,绘制ROC曲线发现,多层CT容积扫描参数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孤立性肺结节性质的AUC均>0.8。将最佳阈值作为定性诊断的截断值,多层CT容积扫描诊断良性孤立性肺结节145例,恶性孤立性肺结节35例,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多层CT容积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K值为0.811(P<0.001)。入组18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经三维重建技术检测,其中诊断良性孤立性肺结节检出率80.00%,恶性检出率20.00%,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多层CT容积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K值为0.660(P<0.001);联合检测时,其中任何一项检测方法为阳性即判定联合诊断为阳性,18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经联合诊断检测时,其中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检出率20.56%,良性检出率79.44%,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多层CT容积扫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K值为0.819(P<0.001)。结论 针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实施多层CT容积扫描与三维重建技术检测,对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且以两者联合应用价值最为理想。

    •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相关研究及治疗进展

      2022, 34(4):615-619.

      摘要 (67) HTML (0) PDF 1.10 M (10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颌面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感染常累及颌面部多个潜在间隙,若感染不能有效控制,其会快速弥散到邻近组织器官引起严重并发症,如气道阻塞、纵隔炎及坏死性筋膜炎等,甚至出现患者休克或者死亡。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重,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系统性疾病的颌面部间隙感染发病率也不断升高。由于其发病急、进展迅速且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何正确诊治该类疾病是口腔颌面外科医师需要应对的临床挑战。本文对影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发生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回顾分析,同时对致病病原菌的分布、细菌的耐药情况以及当前对该类急症的治疗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2022, 34(4):620-624+封三.

      摘要 (163) HTML (0) PDF 1.13 M (5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是罕见的甲状腺恶性疾病,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5%,结外淋巴瘤的不到2%,年发病率约为2/100万。PTL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与炎症的慢性刺激导致淋巴细胞增生恶变有关。桥本氏甲状腺炎是PTL发生的危险因素,不同性别的人群发病存在差异性,临床上常表现为颈部肿块,或者颈部压迫感、梗阻症状。目前对PTL诊断仍然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超声以及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是临床上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对发现疑似病例及术前诊断有重要作用。本病的治疗及预后与病理分型关系密切,早期明确诊断及早期干预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就近年来对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与预后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改善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与启迪。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西部医学》编辑部     蜀ICP备18038379号-4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小天竺街75号财富国际18F-1号    邮政编码:610041
电话:028-85570072/85588403    E-mail:xbyxqk@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