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29卷第1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2017, 29(10):1337-1340.

      摘要 (2379) HTML (0) PDF 0.00 Byte (3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是继发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比例明显增高,预后不良的染色体核型及基因类型以及伴随的基础疾病较多而导致化疗的耐受性差。对老年AML患者进行治疗耐受性评估,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是治疗老年AML的重要环节:对适合化疗的患者,应用地西他滨单药或含地西他滨的化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改善预后;对于能够耐受减低剂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老年AML患者,选择移植治疗后获益更大。但移植前获得疾病完全缓解(CR),特别残留病阴性的CR状态(CRMRD)是提高移植后远期疗效的关键。研究证实,地西他滨的合理应用,对提高移植前CR率,提高移植疗效,防止移植后复发及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发生,均具有重要价值。

    • 苦瓜总皂苷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组织Smad3和Smad7 表达的影响研究

      2017, 29(10):1341-1345+1351.

      摘要 (1188) HTML (0) PDF 0.00 Byte (2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苦瓜总皂苷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组织Smad3蛋白和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为我国中草药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苦瓜总皂苷低、中和高剂量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静脉注射阿霉素62 mg/kg造模。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苦瓜总皂苷低、中和高剂量治疗组分别给予苦瓜总皂苷10mg/(kg·d),20mg/(kg·d),40mg/(kg·d)剂量灌胃。8 周后处死大鼠,收集血及肾脏组织,检测24小时蛋白尿、血尿素氮 (Bun)以及血肌酐(Cr)含量。HE染色检测其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Western blot以及RTPCR检测肾脏组织中Smad3和Smad7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苦瓜总皂苷治疗组24小时尿蛋白在治疗8周后明显升高(P<0.05),而苦瓜总皂苷3个治疗组相较于模型组有明显降低(P<0.05)。苦瓜总皂苷治疗能明显降低阿霉素肾病大鼠的Bun和Cr。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出现明显的肾小球硬化同时伴有明显的肾细胞损伤,苦瓜总皂苷治疗后,上述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免疫组化、Westernblot以及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Smad3明显升高(P<0.05),Smad7明显下降(P<0.05);苦瓜总皂苷治疗后,Smad3表达明显下降(P<0.05),Smad7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苦瓜总皂苷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已经受损的肾小球以及肾小管损伤,同时降低24小时蛋白尿,调节Bun和Cr,这可能与其可以调节Smad3和Smad7蛋白表达有关。

    • 金钗石斛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MMP1和MMP9表达的影响

      2017, 29(10):1346-1351.

      摘要 (1494) HTML (0) PDF 0.00 Byte (2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苦瓜总皂苷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组织Smad3蛋白和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为我国中草药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苦瓜总皂苷低、中和高剂量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静脉注射阿霉素62 mg/kg造模。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苦瓜总皂苷低、中和高剂量治疗组分别给予苦瓜总皂苷10mg/(kg·d),20mg/(kg·d),40mg/(kg·d)剂量灌胃。8 周后处死大鼠,收集血及肾脏组织,检测24小时蛋白尿、血尿素氮 (Bun)以及血肌酐(Cr)含量。HE染色检测其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Western blot以及RTPCR检测肾脏组织中Smad3和Smad7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苦瓜总皂苷治疗组24小时尿蛋白在治疗8周后明显升高(P<0.05),而苦瓜总皂苷3个治疗组相较于模型组有明显降低(P<0.05)。苦瓜总皂苷治疗能明显降低阿霉素肾病大鼠的Bun和Cr。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出现明显的肾小球硬化同时伴有明显的肾细胞损伤,苦瓜总皂苷治疗后,上述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免疫组化、Westernblot以及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Smad3明显升高(P<0.05),Smad7明显下降(P<0.05);苦瓜总皂苷治疗后,Smad3表达明显下降(P<0.05),Smad7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苦瓜总皂苷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已经受损的肾小球以及肾小管损伤,同时降低24小时蛋白尿,调节Bun和Cr,这可能与其可以调节Smad3和Smad7蛋白表达有关。 目的 探讨金钗石斛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为金钗石斛的开发和糖尿病心肌损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在适应性喂养两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金钗石斛多糖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及阳性药物贝那普利治疗组。采用高脂高糖饮食6个月造模,造模成功后给予相应治疗,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心脏病理学改变,同时检测血糖、胰岛素、心功能指标以及氧化和抗氧化能力指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其心脏组织中MMP-1和MMP-9的表达。结果 全程中正常组大鼠饮食均正常,活泼好动,毛发发白,而模型组则有明显的多饮、多食和多尿症状,金钗石斛多糖对改善上述症状有明显的效果;HE染色正常组心肌排列正常,细胞大小均一,而模型组则有明显的纤维断裂,同时细胞核体积增大,与模型组相比,金钗石斛多糖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及贝那普利组上述心肌损伤特点均有明显减轻;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AST、aHBDH、CTnl、SOD、GSH及TAOC明显升高,MDA和胰岛素含量明显降低,金钗石斛多糖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特别是氧化和抗氧化能力指标SOD、MDA、GSH以及TAOC改善最为明显;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MMP-1和MMP-9表达明显降低,金钗石斛多糖组和贝那普利组其表达明显升高,同时金钗石斛多糖中、高剂量组明显高于贝那普利组。结论 金钗石斛多糖可以明显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受损的心肌细胞,同时改善心功能,其效果优于目前临床中使用的保护心肌药物贝那普利。分析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金钗石斛多糖可以提高大鼠抗氧化能力,增加心脏组织中MMP-1和MMP-9的表达有关。

    • 大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纯化及原代培养的新方法

      2017, 29(10):1352-1355+1360.

      摘要 (1335) HTML (0) PDF 0.00 Byte (2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建立简单、高效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分离培养方法。方法 取出生2天的SD大鼠大脑皮层,分离消化皮层细胞为单细胞悬液,采用A2B5免疫磁珠提纯OPCs进行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并在第7天采用免疫荧光检测OPCs特异性标志A2B5和O4;培养7天后换为OPCs分化培养基诱导OPCs分化,分化培养7天后,免疫荧光法检测成熟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骨髓碱性蛋白(MBP)。结果 培养过程中观察发现,95%以上的细胞具有双极或三级突起的典型形态,免疫荧光显示纯化培养的OPCs 95%以上表达A2B5和O4;分化培养后95%以上的细胞为MBP阳性的少突胶质细胞。结论 采用磁珠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OPCs,并且细胞具有分化为成熟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

    • 分泌型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对妊娠糖尿病胚胎保护的实验研究

      2017, 29(10):1356-1360.

      摘要 (936) HTML (0) PDF 0.00 Byte (2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分泌型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在实验动物罹患妊娠糖尿病(GDM)时的表达差异及对子鼠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给SD孕鼠空腹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25mg/kg的方法建立宫内高血糖孕鼠模型。STZ注射后对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间隔24小时,实验组孕鼠行尾静脉注射重组sRAGE蛋白(5 mg/kg, 0.2 ml PBS)即为sRAGE组,对照组注射相同剂量的白蛋白溶液。分别于第3、13、19天检测孕鼠血糖、血清AGEs及脑、心脏组织中的RAGE蛋白水平。最后一日剖宫取胎,剥离胎盘,检测胎盘RAGE、NOX2、MCP-1、VCAM-1的mRNA表达水平,探讨血清中AGEs、RAGE表达水平与胚胎发育的关系。结果 实验组孕鼠血清中血糖和AGEs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糖与血清中AGEs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93,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孕鼠的胎盘、脑及心脏组织中活性氧产生,炎症相关基因的mRNA和RAGE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而sRAGE处理可以部分降低这些活性氧产生、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和RAGE的表达。对照组孕鼠胎盘、脑以及心脏组织中的RAGE蛋白表达极弱,实验组在3种组织中的RAGE表达则明显增强。在sRAGE注射干预后,RAGE蛋白表达与实验组相比显著降低,仍高于对照组。结论sRAGE静脉注射可显著降低孕鼠子代组织中NF-κB的活性,通过调控相关细胞因子发挥对胚胎的保护作用。

    • 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相关研究

      2017, 29(10):1361-1363+1368.

      摘要 (988) HTML (0) PDF 0.00 Byte (2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通过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探讨心肌细胞凋亡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将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n=20)及脓毒症组(CLP组,n=20),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制备脓毒症动物模型,24小时后,检测各组的血清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水平。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心肌组织TNF-α的表达水平及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 CLP组出现明显的心肌损伤,CLP组血清BNP、cTnI高于SH组(P<0.01),心肌组织TNFα、心肌细胞凋亡率高于SH组(P<0.01)。结论 心肌细胞凋亡在脓毒症心肌损伤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 不同剂量丹参联合川芎嗪对肺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

      2017, 29(10):1364-1368.

      摘要 (1078) HTML (0) PDF 0.00 Byte (2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丹参与川芎嗪联合对肺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180只健康雄性大白鼠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和F组,每组30只,A组大鼠予以09%氯化钠溶液进行气管灌注,其余5组大鼠均予以博莱霉素气管灌注建立肺纤维化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A组和B组每日予以09%氯化钠溶液治疗,C组予地塞米松治疗,D组予以丹参与川芎嗪联合小剂量治疗,E组予以丹参与川芎嗪联合中剂量治疗,F组予以丹参与川芎嗪联合大剂量治疗。治疗后比较不同时间点内各组大鼠间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肺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肺组织羟脯氨酸 (HYP)、肺组织蛋白络氨酸激酶(JAK1)、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1(STAT1)、Ⅰ型胶原(ColⅠ)和Ⅲ型胶原(ColⅢ)mRNA 、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介素(IL)-6、IL-17的表达水平及丙二醛(MDA)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含量和肺泡炎症程度及肺纤维化程度。结果 较B组而言,C、D、E及F组大鼠TGF-β1、TNF-α、CTGF、bFGF、JAK1、STAT1及ICAM1含量在治疗第7天、14天和28天时均少于A组,且E组和F组减少程度均大于B组和D组,B组和D组及E组和F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B组而言,C、D、E及F组大鼠其IL-6、IL-17、HYP、MDA、SOD、ColⅠmRNA和ColⅢmRNA 含量在治疗第7d、14d和28d时均较A组增多或减少,且E组和F组增加或减少程度均大于B组和D组,B组和D组及E组和F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B组而言,C、D、E及F组大鼠其肺泡炎症程度和肺纤维化程度评分在治疗第7天、14天和28天时均较A组低,E组和F组降低程度均大于B组和D组,B组和D组及E组和F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肺泡炎症和肺纤维化程度逐渐降低(P<0.05)。结论 不同剂量丹参联合川芎嗪对肺纤维化大鼠的肺部组织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主要机制可能为丹参联合川芎嗪可一定程度上抑制肺组织中TGF-β1、TNF-α、ColⅠmRNA及ColⅢmRNA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 白介素-8在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意义

      2017, 29(10):1369-1372.

      摘要 (1069) HTML (0) PDF 0.00 Byte (2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分析白介素-8(IL-8)在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组)、非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NAGA组) 和健康体检者(HC组) 各43 例。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 方法分别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 IL8 mRNA和蛋白表达,再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IL8水平。结果 IL-8 mRNA在AGA 组PBMCs中的表达高于NAGA组和HC组(均P<0.01),在NAGA组的表达高于HC组(P<0.01)。PBMCs 中的IL-8 蛋白水平在AGA 组高于NAGA组和HC组 (均P<0.01),且HC组最低,但NAGA组和H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IL8水平在AGA 组和NAGA组显著高于HC组 (均P<0.01),NAGA组显著高于HC组(P< 0.05 )。结论〓IL8在GA患者的外周血中异常表达,提示IL8在GA的病理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 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Ⅱ型糖尿病对脂代谢紊乱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2017, 29(10):1373-1376.

      摘要 (978) HTML (0) PDF 0.00 Byte (2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Ⅱ型糖尿病及对脂代谢紊乱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11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西格列汀治疗,实验组采用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疗效,并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糖,胃肠激素,炎症因子的改变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G、TC、LDL-C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糖、胃肠激素、炎症因子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用于Ⅱ型糖尿病的疗效肯定,可改善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并可利于胃肠道激素及炎性因子的调节,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血清游离氨基酸及骨代谢相关指标与甲亢的关系

      2017, 29(10):1377-1379+1384.

      摘要 (975) HTML (0) PDF 0.00 Byte (2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游离氨基酸及骨代谢相关指标与甲亢的关系,为甲亢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甲亢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间段的68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游离氨基酸及骨代谢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中不同基础代谢率患者的血清游离氨基酸及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酪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支链氨基酸及骨吸收、骨形成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其他游离氨基酸指标则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基础代谢率较高患者的酪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支链氨基酸及骨吸收、骨形成指标均高于基础代谢率较低的患者,其他游离氨基酸指标则均高于基础代谢率较低的患者(均P<0.05﹚。结论 甲亢患者的血清游离氨基酸及骨代谢相关指标表达明显异常,且不同基础代谢率患者的差异也较为明显,因此对此类患者的检测价值较高。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25羟维生素D在ALL患儿血清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2017, 29(10):1380-1384.

      摘要 (1113) HTML (0) PDF 0.00 Byte (2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观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25-羟维生素D[25-(OH)D]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取ELISA法检测65例ALL患儿(初诊37例,完全缓解17例,难治复发11例)和35例健康儿童血清中NSE和25(OH)D表达水平。分析ALL初诊患儿血清中NSE和25(OH)D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动态观察37例初诊ALL患儿血清中NSE和25(OH)D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相比,ALL初诊组和复发难治组患儿血清中NSE水平显著升高,25(OH)D显著降低(P<0.01)。ALL初诊患儿血清中NSE和25-(OH)D的表达水平与其年龄、性别、FAB分型、肝肿大及淋巴结肿大无相关性(P>0.05),在外周血WBC和危险度分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态观察37例ALL患儿发现完全缓解后其血清中NSE水平显著下降,25-(OH)D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 ALL患儿血清中NSE和25(OH)D水平测定对ALL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 糖尿病患者起始胰岛素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安全性评价

      2017, 29(10):1385-1388.

      摘要 (874) HTML (0) PDF 0.00 Byte (2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口服二甲双胍控糖效果不佳糖尿病患者起始胰岛素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口服二甲双胍控糖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3组,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分别联用西格列汀、起始剂量10 U/d胰岛素、起始剂量15 U/d胰岛素分别作为A组、B组、C组,治疗期间均根据血糖控制情况调整用药剂量,达到并维持空腹血糖≤56 mmol/L。记录3组血糖达标率、达标时间、低血糖反应;计算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体重差值,统计三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本研究中A组5例脱落,B组7例脱落,C组8例脱落。3组患者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A组、B组(P<005),但A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FPG、2hPG、HbA1c、HOMAIR均下降,FINS上升,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后BMI、体重差值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二甲双胍控糖效果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西格列汀、甘精胰岛素均可获得理想的降糖效果,且加大基础甘精胰岛素方案起始用药剂量可缩短血糖达标时间,但西格列汀在控制体重上更具优势。

    • 微生态制剂联合低聚果糖治疗对抗生素诱发腹泻患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2017, 29(10):1389-1392+1396.

      摘要 (909) HTML (0) PDF 0.00 Byte (2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口服二甲双胍控糖效果不佳糖尿病患者起始胰岛素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口服二甲双胍控糖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3组,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分别联用西格列汀、起始剂量10 U/d胰岛素、起始剂量15 U/d胰岛素分别作为A组、B组、C组,治疗期间均根据血糖控制情况调整用药剂量,达到并维持空腹血糖≤56 mmol/L。记录3组血糖达标率、达标时间、低血糖反应;计算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体重差值,统计三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本研究中A组5例脱落,B组7例脱落,C组8例脱落。3组患者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A组、B组(P<005),但A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FPG、2hPG、HbA1c、HOMAIR均下降,FINS上升,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后BMI、体重差值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二甲双胍控糖效果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西格列汀、甘精胰岛素均可获得理想的降糖效果,且加大基础甘精胰岛素方案起始用药剂量可缩短血糖达标时间,但西格列汀在控制体重上更具优势。

    • 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与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2017, 29(10):1393-1396.

      摘要 (1694) HTML (0) PDF 0.00 Byte (3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与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CT2DM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32例新诊断T2DM患者, HbA1c<9%的患者予以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n=20);HbA1c≥9%的患者予以胰岛素(n=12),均治疗12周。结果 两种治疗方案均可有效降低初诊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P<0.05)。与治疗前比较,维格列汀组显著增加患者HOMA-β,胰岛素强化组显著增加患者HOMA-β、空腹及餐后2小时C肽水平(P<0.05),维格列汀组治疗后能明显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P<0.05),维格列汀组对BMI无明显影响(P>0.05),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的不良反应较小,未出现低血糖。结论 对于HbA1c<9%的患者来说,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糖方法;而对于HbA1c≥9%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可能是更好的降糖方案。

    • 高压氧联合西洛他唑对糖尿病足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

      2017, 29(10):1397-1400+1405.

      摘要 (1292) HTML (0) PDF 0.00 Byte (2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西洛他唑对糖尿病足患者血小板平物体积(MPV)、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液粘滞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期间70例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作为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5名,对照组仅予以西洛他唑治疗,观察组联合高压氧及西洛他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参数、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液粘滞度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Plt、MPV、PDW及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PV、PDW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G(M)%、PAG(1’)%、血浆比粘度(100s)、βTG、PF4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PAG(M)%、PAG(1’)%、血浆比粘度(100s)、βTG、PF4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西洛他唑可有效降低血小板参数水平、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血液粘滞度,对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2017, 29(10):1401-1405.

      摘要 (882) HTML (0) PDF 0.00 Byte (2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6年7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2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配到奥曲肽组、乌司他丁组及联合组,每组各42例。3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奥曲肽组同时进行奥曲肽静脉泵注治疗,乌司他丁组同时进行乌司他丁静脉滴注治疗,联合组同时进行两种药物的联合用药治疗。回顾性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3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 3组患者进行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奥曲肽组痊愈13例,有效14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4.29 %;乌司他丁组痊愈14例,有效12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1.90 %;联合组痊愈2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86 %。联合组与奥曲肽组及乌司他丁组进行比较,3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进行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奥曲肽组及乌司他丁组细胞因子水平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曲肽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乌司他丁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93%,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7%,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相比两种药物单纯治疗的临床疗效更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体征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有利于患者病情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相关生化检测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临床意义

      2017, 29(10):1406-1408+1413.

      摘要 (905) HTML (0) PDF 0.00 Byte (1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血脂、尿酸、血糖检测对于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应用及预后预测价值。 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6月由我院接诊的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预后状况良好和无效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各60例,另选我院60名健康职工为常规组。检测所有参与者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及血糖指标并进行比较;另外将上诉6项指标加上年龄作为自变量,将患者预后情况作为因变量,通过二分类Logistical建立回归方程。结果 3组血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HDL-C低于预后不良组,LDL-C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尿酸及血糖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常规组两项指标均最低,预后不良组均最高(P<0.05)。 HDL-C、尿酸、血糖及年龄是急性脑出血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脂、尿酸、血糖的检测对于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诊治具有指导意义,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酸中毒起病方式对酮症酸中毒的影响

      2017, 29(10):1409-1413.

      摘要 (922) HTML (0) PDF 0.00 Byte (2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提高临床医师对酮症酸中毒起病患者酸中毒的认识。方法 选择2003年~2013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北海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87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酮症酸中毒起病,分为122例非酮症酸中毒起病患者和75例酮症酸中毒起病患者两组。然后将两组分为1型糖尿病组和2型糖尿病组,比较各组的年龄、血糖、血钠、血钾、糖化血红蛋白、PH值。结果 在不考虑酮症酸中毒的糖尿病分型的时候,以酮症酸中毒起病的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糖化血红蛋白都低于非酮症酸中毒起病的糖尿病患者。当只将非酮症酸中毒起病的组分为1型糖尿病组和2型糖尿病组后,非酮症酸中毒起病的1型糖尿病的PH值比2型糖尿病组低。当酮症酸中毒起病组和非酮症酸中毒起病的组都分为1型糖尿病组和2型糖尿病组后,DKA起病的2型糖尿病组的血钠正常,而其他3组都具有轻度低钠。结论 临床医师应重视1型糖尿病引起的酮症酸中毒的严重性;对于酮症酸中毒起病的患者,血钠可作为初步区分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起病患者的指标。

    • 胱抑素C与PLT计数在肝硬化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7, 29(10):1414-1416.

      摘要 (836) HTML (0) PDF 0.00 Byte (2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PLT计数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116例肝硬化患者CysC水平与PLT计数的相关性,采用 Child-Pugh分级评价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对于两者在肝硬化中的临床价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进行评价。结果〓CysC水平与PLT计数呈负相关(r=-0.89,P<0.01),CysC水平随着Child-Pugh分值和分级不断递增,各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ysC水平与ChildPugh分值呈正相关(r=0.821,P<0.01);1/PLT与Cys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85,两者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5.32, P=0.51)。结论〓CysC与PLT计数能较灵敏地反映肝脏功能的变化,联合检测可以准确预测肝功能损伤程度和病情轻重,在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肝硬化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适宜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2年随访结果分析

      2017, 29(10):1417-1420.

      摘要 (906) HTML (0) PDF 0.00 Byte (2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评价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2年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8月我院35例退行性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行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的2年随访结果,观察其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显性失血量、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Hss膝关节功能评分、Tegner运动功能评分、膝关节曲度等预后情况,对比患者手术前后浮髌试验阳性率、髌股关节研磨试验阳性率,同时将患者分为改善组(显效+有效)、未改善组(无效),分析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7.14%,住院时间、显性失血量分别为(7±1)d、(90±11)ml,术后患者膝关节VAS评分、浮髌试验阳性率、髌股关节研磨试验阳性率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患者Hss膝关节功能评分、Tegner运动功能评分、膝关节曲度均低于术前(P<0.05);改善组年龄、病程、软骨损伤程度、半月板损伤与未改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半月板损伤为影响关节镜微骨折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退行性膝关节软骨损伤行关节镜微骨折术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运动功能,但也可能因年龄、病程、半月板损伤等因素而使疗效不佳,临床应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 AMI患者行PCI手术前后血BNP、NT-proBNP的变化及意义

      2017, 29(10):1421-1424.

      摘要 (919) HTML (0) PDF 0.00 Byte (1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手术前后血BNP、NTproBN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在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34例AMI患者(killip分级ⅠⅢ级)作为对象,其中对照组242名,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492名,行PCI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血BNP、NT-proBNP含量与心功能的关系、治疗前后血BNP、NT-proBNP含量及治疗后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血浆中BNP、NT-proBNP含量在不同心功能级别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心功能不全程度的加重,BNP、NTproBNP含量也随之增加,各级别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BNP、NTproBNP含量均有显著下降(P<0.05),而观察组患者血BNP、NT-proBNP含量下降较溶栓性治疗组更显著(P<0.05);对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对照组共发生159例心血管事件,占65.70%,观察组发生228例心血管事件,占46.34%,观察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MI患者血BNP、NT-proBNP含量显著升高,且血BNP、NTproBNP含量高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也增加。

    • 鼠神经生长因子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疗效观察

      2017, 29(10):1425-1428.

      摘要 (1123) HTML (0) PDF 0.00 Byte (2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相关机制与疗效。方法 2014年2月~2016年1月选择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患儿120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辅助治疗,两组都持续治疗观察14天。结果 观察组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和咳嗽痊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EV71或CA16抗体转阴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浆IL-6和CRP水平均明显少于治疗前(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浆IL-6和CRP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能促进EV71或CA16抗体转阴,具有脑功能保护作用,有利于患儿康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患儿的剂量与疗效分析

      2017, 29(10):1429-1432+1439.

      摘要 (950) HTML (0) PDF 0.00 Byte (2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分析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患儿的应用剂量及疗效。方法 随机数字法将150例癫痫患儿分为丙戊酸钠组、左乙拉西坦组与联合组(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比较3组临床疗效、脑电图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变化。结果 联合组临床疗效、脑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86.00%,较丙戊酸钠组的74.00%、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乙拉西坦组脑电图总有效率80.0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00%,较丙戊酸钠组的62.00%、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左乙拉西坦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较治疗前、丙戊酸钠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CA总分较丙戊酸钠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明显低于左乙拉西坦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相比两者单独用药治疗癫痫疗效更好,能明显改善患儿认知功能,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可行。

    • 糖皮质激素与血液灌流治疗重度蜂蜇伤致多器官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2017, 29(10):1433-1436.

      摘要 (1083) HTML (0) PDF 0.00 Byte (2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分析糖皮质激素与血液灌流(HP)联合治疗重度蜂蜇伤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66例重度蜂蛰伤并发MO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配,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H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比较糖皮质激素与HP联合治疗重度蜂蜇伤所致MOD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cr、BUN 、ALT、 AST 、CK-MB 、CRP及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两组患者Scr、BUN 、ALT、 AST 、CK-MB 、CRP及H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进行少尿、无尿期及多尿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进行多尿期时间及肾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与HP联合治疗重度蜂蜇伤所致MODS临床疗效更显著,有利于患者受损器官功能的恢复,缩短治疗时间,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成人七氟烷诱导复合不同剂量丙泊酚的插管件对自主呼吸恢复的影响

      2017, 29(10):1437-1440+1444.

      摘要 (794) HTML (0) PDF 0.00 Byte (1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比较成人七氟烷吸入诱导后给予不同剂量丙泊酚的气管插管条件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试验。选择择期全麻手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七氟烷吸入诱导后静脉注射丙泊酚1.0、1.5、2.0 mg/kg 行气管插管。按丙泊酚剂量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观察气管插管条件,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术后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插管。静脉注射1.0、1.5和2.0 mg/kg 丙泊酚后分别有50%、76.7%、100%患者插管条件达到可接受,1.5和2.0 mg/kg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显著优于1.0 mg/kg 组。 3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分别为103.6s、134.1s、196.2s,丙泊酚 2. 0mg/kg 组显著长于另两组,1.5 mg/kg 组和1.0 mg/kg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诱导时,1.5 mg/kg 丙泊酚可提供满意气管插管条件且自主呼吸恢复迅速。

    • 胎盘附着位置对胎盘早剥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7, 29(10):1441-1444.

      摘要 (1225) HTML (0) PDF 0.00 Byte (2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分析胎盘早剥过程中不同胎盘附着位置的临床特点及其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住院分娩的单胎胎盘早剥并行剖宫产术6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胎盘附着部位分为前壁组139例,后壁组83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两组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及母儿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前壁组入院到确诊时间(1.64±1.52) h短于后壁组(3.22±2.11)h;前壁组的术前诊断率高于后壁组(75.5% vs 61.4%);前壁组的产后出血量(523.8±114.4)ml低于后壁组(749.6±181.7)ml;前壁组的阴道出血大于1000 ml者低于后壁组(32.7% vs 47.0%),前壁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后壁组(27.7% vs 42.2%),前壁组转儿科治疗率低于后壁组(31.2% vs 4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痛、血性羊水、子宫卒中、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围产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附着后壁的胎盘早剥病例临床症状不典型,分娩前诊断低于附着前壁者,临床上应密切观察,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避免漏诊误诊,降低围产期并发症,改善母儿预后。

    • 基于韩国改良TOAST分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2017, 29(10):1445-1449.

      摘要 (1011) HTML (0) PDF 0.00 Byte (2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我国川东北汉族人群韩国改良TOAST分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S)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我国四川东北地区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200例ATS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20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对ATS发病常见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血脂异常等。结果 血脂异常与ATS相关(P<0.05);血脂异常增加其ATS易感性,血脂异常是ATS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脂异常是ATS的危险因素。

    • 内口黏膜瓣推移修补瘘道部分剥除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评价

      2017, 29(10):1450-1453.

      摘要 (1478) HTML (0) PDF 0.00 Byte (3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究内口黏膜瓣推移修补辅助瘘道部分剥除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高位肛瘘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取内口黏膜瓣推移修补辅助瘘道部分剥除术,对照组根据传统方式完成肛瘘切开挂线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肛门直肠压力情况,肛门功能情况,术后疼痛情况,后遗症情况。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肛管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肛门功能主观评分、肛门指诊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肛门变形、肛门部分失禁、肛门潮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口黏膜瓣推移修补辅助瘘道部分剥除治疗高位肛瘘,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较轻,刺激反应小,有利于患者肛门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良好。

    • 高频超声在幼儿腹股沟疝的影像特征分析

      2017, 29(10):1454-1456+1460.

      摘要 (938) HTML (0) PDF 0.00 Byte (2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索提高幼儿腹股沟疝B超诊断准确率的有效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技术支持。方法 患儿平卧位及站立位时,用高频超声探查腹股沟疝情况,确定发病部位,观察疝囊外形、走向、与腹腔相通处、与阴囊的关系及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等,统计分析B超诊断结果。结果 148例外科查体准确率为73.65%,经B超诊断为腹股沟疝的患儿,经手术确认3例漏诊或误诊,其准确率为97%。5例临床拟诊为单侧疝,经B超、手术均确认为双侧;148例腹股沟疝B超分型中仅有1例直疝被误诊为股疝,分型准确率为9932%;125例斜疝中,99例可探及梨形或长条性包块,其中61例(61.62%)疝内容物为肠管,38例(38.38%)疝内容物为大网膜;15例直疝内容物均为肠管;8例股疝内容物均为大网膜;15例直疝患儿在平卧位做乏氏动作时,均可探及内容物为肠管的球形包块;8例股疝患儿平卧位乏氏动作时,可探及从股静脉后内侧进入液性包块内大网膜高回声;20.80%的斜疝患儿,在平卧、安静呼吸时疝内容物完全在腹腔内,只有在患儿做乏氏动作时才可通过内环口进入腹股沟管,并被B超探及;B超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明显优于外科查体检查(P<0.05)。结论 高频超声不仅对腹股沟疝可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同时可明确腹股沟疝的类型,对疝内容物作出鉴别,可作为腹股沟疝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乏氏动作有助于不典型腹股沟疝的诊断。

    • MRI联合瘘口X线造影诊断肛门闭锁的价值

      2017, 29(10):1457-1460.

      摘要 (1756) HTML (0) PDF 0.00 Byte (3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MRI联合X线瘘口造影在诊断肛门闭锁中的价值。方法 16例肛门闭锁合并直肠会阴瘘患儿,体表瘘口注入20ml生理盐水后常规采用MRI检查,并与瘘口造影进行对比。23例结肠造瘘口造影采用球囊导尿管加压注射造影剂后多方位摄片。结果 16例合并直肠会阴瘘患儿MRI可以显示分型及瘘口位置,准确性达100%,有助于显示骶部、神经管及生殖道畸形,而9例通过瘘口造影发现异常通道并显示走形。23例结肠造瘘口造影, 10例对肛门成形术后通道的通畅情况显示良好,11例术前发现异常通道,1例合并巨结肠,1例合并结肠狭窄。结论 低场MRI改良扫描方法后联合瘘道造影诊断肛门闭锁,提高了显示性能。结肠造瘘口造影对肛门成形手术前后均有重要意义。

    • 超声心动图对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评价

      2017, 29(10):1461-1464+1468.

      摘要 (1268) HTML (0) PDF 0.00 Byte (2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中青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左心室功能。 方法 纳入34~49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73例。根据HbA1c水平分为T2DMⅠ组(HbA1c<7%)40例和T2DMⅡ组(HbA1c>7%)33例,另纳入正常对照组35例。常规测量心腔大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二尖瓣前向血流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峰值流速比值(E/A)。应用超声心动图脉冲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TDI)技术分析上述3组人群左心室E/e’ 和Tei指数;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 STI)分析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GLS)。 结果 传统指标LVEF和E/A在评价中青年T2DM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方面,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E/e’:T2DMⅠ组与T2DMⅡ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1),T2DMⅡ组较T2DMⅠ组受损更严重(P<0.05)。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 GLS:T2DMⅠ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Ⅱ组较T2DMⅠ和正常对照组均减低(P<0.05)。左心室整体功能指标Tei指数:T2DMⅠ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T2DMⅡ组较T2DMⅠ和正常对照组均增高(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指标E/e’、Tei指数和GLS可早期检出血糖控制不佳中青年T2DM患者亚临床左心室功能减低,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先于收缩功能。

    • 建立生物制剂输注快速流程的实践及效果评价

      2017, 29(10):1465-1468.

      摘要 (893) HTML (0) PDF 0.00 Byte (1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建立生物制剂输注快速流程并评价该流程对患者治疗时间消耗、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通过科室流程管理小组,建立生物制剂快速输注流程,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确诊风湿性疾病需输注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239例,比较住院输注流程与快速输注流程的患者在治疗时间消耗、用药依从性、满意度方面对照分析。结果 输注快速流程组在治疗时间消耗、用药依从性上都明显优于住院输注流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时间消耗、手续繁简满意度输注快速流程组明显高于住院输注流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质量安全、技术水平、态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制剂输注快速流程的建立有利于减少患者治疗时间,提高生物制剂输注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 肺部结节患者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的心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017, 29(10):1469-1472+1476.

      摘要 (1024) HTML (0) PDF 0.00 Byte (1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了解肺部结节患者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的心理状况,为针对性地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科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肺部结节患者,运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分别对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状态评估。结果 118例患者完成问卷调查,其中52例(449%)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80例(678%)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内科合并症、肿瘤家族史、既往吸烟史、文化程度是患者检查前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同时,年龄和婚姻状况是患者检查前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以及合并内科疾病是患者检查前出现焦虑情绪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是患者检查前出现抑郁情绪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肺部结节患者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发生率高,护理人员应关注这类患者,并针对性地开展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评价

      2017, 29(10):1473-1476.

      摘要 (778) HTML (0) PDF 0.00 Byte (1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在我科接受经皮穿刺引流和/或经皮肝胆管内支架引流治疗的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71例为研究对象,在治疗的重点环节开展预防性护理干预,包括心理疏导、并发症预防等。观察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变化,统计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 71例患者中69例(97.18%)患者对治疗依从。68例(95.77%)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3例(4.23%)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胆道感染者2例(282%),术后严重电解质紊乱1例(1.41%),对症处理后均得到控制;71例经过护理干预,患者术前 SAS、SDS 评分较入院时显著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血清总胆红素、GGT随时间的延伸均呈快速下降趋势,且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加强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中重点环节和部位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前不良情绪,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同时增进了医患的相互理解与信任,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治疗满意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手术室护理人员灾害应急能力培训大纲的构建及效果评价

      2017, 29(10):1477-1480.

      摘要 (914) HTML (0) PDF 0.00 Byte (2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构建手术室护理人员灾害应急能力培训大纲,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灾害应急能力。方法 我院手术室组建灾害应急培训专项小组,结合对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四川队)在玉树地震、芦山地震及尼泊尔地震中所开展的救护内容、救治伤员的伤情及实施手术的类型进行分析,初步拟定手术室护理人员灾害应急能力培训大纲框架,经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并结合咨询结果确定培训大纲的项目、内容、方式与学时,最终确立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灾害应急能力培训大纲。结果 以手术室护理人员灾害应急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为框架,构建的培训大纲涵盖8个培训项目共 27项具体内容,确定了相应的培训学时和授课方式,并将此大纲运用于实践培训中,培训效果显著。 结论 基于灾害救援实践经验之上所构建的培训大纲,专家积极系数和权威程度较高,咨询结果可靠,为规范手术室护理人员灾害应急能力培训提供了科学依据。

    • 学龄期哮喘患儿系统性家庭干预的临床意义

      2017, 29(10):1481-1484.

      摘要 (883) HTML (0) PDF 0.00 Byte (2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适合学龄期哮喘患儿系统性家庭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支气管哮喘患儿86例,根据随机对数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儿病情特征及生活环境制定并实施系统性规范化的家庭干预模式,同时接受必要的家庭教育,定期随访;对照组患儿只接受常规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清学指标、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和住院次数均比对照组少,而住院时长和失学病假时间方面均比对照组患儿短,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血清学TIMP1, IL10, hsCRP水平较对照组低;治疗依从性更高,而生活质量方面均较对照组得到改善(P<0.05)。结论 有针对的对学龄期哮喘患儿进行统性家庭干预能有效改善学龄期患儿哮喘症状及血清学相关指标,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西部医学》编辑部     蜀ICP备18038379号-4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小天竺街75号财富国际18F-1号    邮政编码:610041
电话:028-85570072/85588403    E-mail:xbyxqk@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